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為救經濟放鬆監管 但補教業還輪不到

出口下滑、內需難振、青年失業居高不下,中國經濟景況之差,讓堅持防疫清零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一夕解封,並讓兩年前還是洪水猛獸的平台企業,在去年底開始被鼓勵要「大顯身手」,曾被嚴格限購、限制融資的房地產,也出現監管鬆動。然而,強力壓制中小學補教業者發展的「雙減」政策,至今紋絲不動。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台北特稿

2023/3/27 13:11(6/1 10:37 更新)

中國近日為救經濟已放寬平台經濟及房地產業,但補教業「雙減」政策仍未改變。圖為北京市去年9月公布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的上榜業者。(中新社)
中國近日為救經濟已放寬平台經濟及房地產業,但補教業「雙減」政策仍未改變。圖為北京市去年9月公布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的上榜業者。(中新社)

在2020、2021年,中國官方連續一段時間展開對房地產、大型網路平台公司、線上遊戲、私人補教行業、娛樂圈及藝人粉絲圈等以新規強力整治,共同點是「資本不能為所欲為」,並且可以籠統的涵括在「維護國家安全、導正經濟社會發展」之下。中國官方這些作為,被稱為經濟監管政策。

如今,為救經濟,在放寬平台經濟、房地產業的同時,中國官方對補教業的「雙減」政策仍未改變,顯示各行業監管政策各有不同理由。

中國學童花太多錢和時間在校外補習,這早已為人詬病。疫情前一年,中國某地方涉台部門宴請台媒在內的媒體人,在這本應好好施行「統戰」的場合,當地人話匣子一開,卻無一不是哀嘆著自家孩子在外上培訓機構多麼辛苦,多麼不必要卻又不參加不行。

不只一線城市的中產家庭如此,在小一點的縣城,類似的煩惱、辛勞和花費也在複製。

曾有統計指出,自1985年以來,中國教育部門已陸續頒下超過50次的「減負(減輕負擔)令」,但學生學習負擔依舊是越來越沉重,而且還產生「校內減了、校外卻增加」的現象。

好不容易到了2021年中,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強制要求節假日不能補習、教培機構不得上市等,大大縮減了補教界發展空間。隨之而來的配套措施,像是要求公立學校提供課後安親託管服務,雖然問題仍多,但也逐步推動。

政府大手一揮,培訓機構關了一片,許多補教老師被裁員。根據中國教育部,「雙減」政策實施半年後,截至2021年底,學科類培訓線下與線上機構壓減率分別為91.45%和87.07%,「培訓機構擴張亂象得到有效遏制」。

教育是百年大計,有關教育的指導政策較不會朝令夕改。尤其在家長學子面對升學主義叫苦連天、教育成本大增也影響年輕人生育意願的大環境下,「雙減」有其正當性,好不容易看起來初具成效,不可能立刻走回頭路。

何況「雙減」政策正式推出前,習近平在2021年的兩會期間曾強調,培訓亂象是很難治理的「頑瘴痼疾」,對打著教育旗號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要緊盯不放,堅決改到位、改徹底。

「雙減」最為人詬病的,還是政府干預市場的手段過於凌厲,這在重視經商環境和法治契約精神的民主國家是難以想像的。但在前述背景之下,對教培機構的嚴格規範別說不會放鬆,今年甚至還進一步延伸到義務教育階段非學科類培訓機構。

已有論者認為,對網路行業的整頓是要讓國內的資金轉向、轉向高科技和製造業,同時防範金融風險,背後也有中美博奕的考量。至於整治娛樂圈資本無序擴張,更多是要掌管意識形態和思想陣地,改變不良風氣只是最基本要求。教育方面,除了減輕家長花費和學生壓力,近年也持續強化思想政治教育。

當前經濟發展面臨困境,為了讓市場增加活力,優先放鬆監管的,是那些和意識形態關係最小、對經濟之外領域衝擊較小又能拉動成長的行業,譬如房地產和平台經濟,何況反壟斷整頓已有成效,手中握有工具的當局不怕會「亂」。

影視娛樂業的創作有沒有可能再放鬆?中共中宣部長李書磊去年撰文提到「要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鼓勵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但目前仍未見動靜,印證了意識形態管控放鬆既不容易,對當局來說也不急。(編輯:朱建陵)11203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