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俄侵烏週年提升台灣能見度 中國是輸家
(中央社台北24日電)俄侵烏屆滿週年,美國之音(VOA)24日報導,專家分析,這場戰爭中國其實是輸家,因俄羅斯導致中國面臨更艱難的戰略環境,同時提升國際社會對台灣的關注並加劇對中國的質疑。
報導指出,中國利用西方對俄羅斯制裁的機會,大量購入產自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而獲利,與此同時,俄國受戰爭拖累國力被削弱只得更仰賴中國,從經濟和戰略層面分析,中國看似是贏家。
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中俄問題學者羅茲曼(Gilbert Rozman)不這麼認為並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致使中國面臨更複雜的戰略環境。
他說,畢竟俄羅斯很著急,他們想立即採取軍事行動對付西方,但依靠全球化而非創造兩極環境是中國的長遠戰略,所以在這方面,俄羅斯使得中國的處境艱困。
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全球宏觀地緣政治高級政策分析師韋恩(Ali Wyne)則說,由於北京對俄羅斯侵略的反應不溫不火,中國的戰略前景惡化。
他表示,美國加強歐洲和亞洲核心聯盟的夥伴關係,中國的民主鄰國正增加國防開支,並更公開談論確保「今天的烏克蘭不是明天的台灣」。
報導說,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極大關注,就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中國所造成的巨大代價。
美國克雷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教授裴敏欣19日撰文說,戰爭爆發之前,甚少有人認為中國可能對台灣無端發動攻擊,但俄國入侵行徑令人擔心,同樣的災難可能會臨到台灣。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於去年中共20大重申,中國不放棄武力統一台灣,甚至越來越多的分析評估,習近平極有可能在未來5年武力犯台。
裴敏欣說,這種焦慮引發對台灣命運的關注,嚴重損害中國利益,西方對台灣的支持,提高台灣的國際知名度和地位,偏偏這是中共當局極力阻止的,而台海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激發美國在軍事和外交方面支持台灣。
回顧去年2月4日,中俄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裴敏欣說,這個當時被視為習近平的「外交大手筆」,如今越來越像是「失敗的賭注」。
此外,曾任職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目前是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的資深研究員曼寧(Robert Manning)也說,中國從俄烏戰爭中所得的不及所失。
他表示,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發動入侵,破壞中國尊重主權(完整)和不干涉(內政)的基本外交政策原則,讓他們在這方面看起來很虛偽。
曼寧說,由於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歐洲人無法信任中國,因中國希望與俄羅斯建立夥伴關係,但又希望世界相信他們是中立。
報導說,另有專家分析,蒲亭入侵烏克蘭以致俄羅斯更依賴中國,甚至可能淪為中國的「小跟班」,但並非中國所樂見。
羅茲曼即指出,從美中俄三角關係來說,一個對中國更加依賴的俄羅斯並不符合中國的需求,因中國指望軍力強大,以及對東西方深具影響力的俄羅斯,這才是中國盤算的戰略三角。
他說,現在的情況相反,俄羅斯在這個三角中變得很弱,只能依賴中國,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這並不是一件好事。(編輯:曹宇帆/陳沛冰)1120224
- 2024/10/28 21:47
- 2023/02/27 11:07
- 2023/02/24 18:06
- 分析:俄侵烏週年提升台灣能見度 中國是輸家2023/02/24 14:13
- 2023/02/24 13:06
- 2023/02/24 08:4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