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信用體系遭濫用 官媒:管太多民眾質疑
(中央社台北13日電)中國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出現混淆「道德、徵信、誠信」及官方濫用獎懲的情況。官媒指出,目前社會上對信用體系出現的質疑,已經引起主管部門高度關注。
新華每日電訊報導,2019年以來,多地發布信用新規,一些地方還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地方信用分」,像是杭州的「惠信分」,福州的「茉莉分」,廈門的「白鷺分」等。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多地規定,將隱瞞疫病史、接觸史等列為失信行為,並將失信資訊歸集至全國信用資訊平台。南京、廈門等地,還將拒不執行社區封閉式管理、公共場所故意不佩戴口罩等,認定為失信行為,引發熱議。
這些社會表現納入評分,最終直接與入學、就業、社會救助等掛鉤。報導說,社會信用管理的觸角,已經延伸至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出現「懲戒過頭、信用濫用」等亂象;還有些地方將上訪、招商納入信用評價,造成了負面影響。
報導也指出,諸如:闖紅燈、公車霸占座位、欠繳管理費,都已有專項法規管理,現在再用「信用分」加重規範,無異於是雙重處罰。
此外,當前中國有兩套信用體系,一套是與經濟行為相關的「徵信」,另一套是國家發改委主導的社會信用系統,與社會生活各方面關聯;實踐中,兩套體系存在摻雜不清的問題,混淆了「徵信、誠信、道德」等不同的信用體系,將懲戒和激勵措施錯用。
前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副主任汪路曾指出,大力倡導社會信用體系的負面作用之一,是給一些行業監管者不作為、推卸責任的藉口,往往一說起問題來,就是「信用缺失」、「社會誠信出了問題」。
根據多個網路投票,超過7成網友認為,信用概念有被泛化、甚至濫用之嫌。
報導說,目前社會上對信用體系出現的質疑,已經引起主管部門高度關注。由於國家層面尚無統一的信用立法和概念釋義,公眾對信用的不解和質疑,還會持續下去。(編輯:張淑伶/邱國強)10907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