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一帶一路怎麼走 專家:戰略將全盤清理
(中央社台北19日電)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推出後爭議不斷,2019年投資項目大幅縮減。專家表示,疫情將迫使「一帶一路」大規模重整汰弱,但疫情同時令許多國家償債困談,中國可能要面對高額的債務呆帳。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訪香港博源基金會學術委員丁學良,他曾就職於哈佛大學、澳洲國立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長期關注中國「一帶一路」執行狀況。
丁學良將「一帶一路」分為3個階段,從2013年中國官方正式提出這一概念到2019年夏天以前,是第1階段。2019年夏天開始至今是「局部收縮調整」階段。
他說,第2階段本來預計會長達5、6年。但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的發生,把「一帶一路」迅速推進了第3階段─「重點項目維持」階段。
丁學良指出,「一帶一路」剛提出時,「我們看見了非常典型的、只要最高層提出口號出台政策,各種項目就會一哄而上的熟悉情景」。
他指出,這因此出現了一個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情況,那就是迄今投資於這些項目的資金,基本上都來自國有政策銀行,都是國有資本,「這些項目算的是政治的帳,而不是市場的帳」
因此,「一帶一路」到底牽涉了多少項目,中方到底投資了多少錢,「恐怕連我們自己也搞不清楚」。
帳務不清楚導致許多國家陷入債務,良莠不齊的工程計畫帶來腐敗或汙染。丁學良表示,這些問題,加上國際上的批評聲音,讓中國高層從2019年4、5月份開始,主動做出了一些調整,讓「一帶一路」進入「局部調整收縮」階段。
2019年全年,中國在海外投資額較前一年縮減了40%,其中大部分是「一帶一路」。
外界曾有評論,指疫情會讓「一帶一路」難以為繼。但丁學良認為不會,中國的前期投資太大了,不會讓它們全都泡湯,而且一些沿線國家還是會有基礎設施的建設需求。
不過,由於不確定的疫情,投資項目的獲利能力與可持續能力變得更加重要且迫切,「一帶一路」戰略會做出大規模全盤清理,除了戰略資產投資外,會更著重重點項目投資的回報與前景。
但另一方面,疫情造成衝擊。丁學良說,最直接的問題是,「疫情會讓很多國家對中國的債務變得更加難以償還」、「至少將近50個國家會出現償債困難」。
他指出,中國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國和資本輸出最多的國家,以及疫情首個大規模爆發的國家,又是發展中國家陣營中期想要充當領頭羊的國家,恐怕無法不減免部分債務,要討論的只是減免程度了。
可預見的,疫情會讓私人資本介入「一帶一路」的意願恐怕會進一步降低。而非洲國家要從中國獲得更多援助,恐怕也會更加困難。(編輯:翟思嘉/邱國強)10905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