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改革開放40年 中國如今需再大膽一搏

2018/12/18 15:38(12/18 21:2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18日綜合外電報導)40年前,中共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推行史上最戲劇化的經濟改革,鼓勵同胞「解放」思想,「尋求事實真相」,影響力驚人。他將自己主導的改革開放稱之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彭博報導,時至今日,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是1978年底的80倍。

假如中國領導人希望擴展這項驚人的成就記錄,必須展露出相同的勇氣和遠見。

中國本週將召開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敲定明年經濟政策。他們必須繼續履行鄧小平實事求是的承諾,還得邁向大膽的市場化改革。

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之路並非盡是坦途。歷經風風雨雨、走走停停,數度因抗爭和經濟緊縮被迫中止。

鄧小平從解除國家對農業的控制和振興民營企業起步,鎮壓天安門事件使得進程被迫中斷。鄧小平1992年大力重啟改革,向外國投資開放,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嵌入全球供應鏈。

很多人會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掌權以來,實行各種緊縮措施,擴大中國共產黨對商業和社會各方面影響,縮小意識形態辯論的空間,賦予當局更多權力。不過,習近平也強調中國有必要進一步展開經濟改革,而如今正是時候。

儘管中國經濟奇蹟理應歸功中共,與外界交流仍是至關重要的一環。自改革開放以來,近1.8兆美元的外國投資湧入中國,引進對提高生產力至關重要的新技術和專業知識。此外,中國獲允加入世貿,設法避開某些應該承擔的義務,在其他國家的幫助下,搖身成為製造業巨頭。

然而,資本、資訊和商品流動等所有優勢如今都受到威脅。外國企業逐漸對持續面臨的歧視和競爭障礙失去耐性。美國和其他已開發國家也擔心中國的成長是以犧牲他們為代價。

儘管關係緊繃、情勢緊張,但絕非毫無希望。只要透過習近在2013年在就職經濟計畫中提到的雄心勃勃市場改革,就能化解許多西方國家的不滿。

根據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和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截至目前,中國在習近平鎖定變革的10大領域中,只有兩項取得進展。例如北京當局2013年承諾解決對國營企業與私人公司的歧視問題,這是美國與其他國家抱怨的主因。

同樣地,假如中國同意拋棄「中國製造2025」計畫中違反世貿規定的爭議性政策和補貼,中國會是主要受惠者。

可以肯定的是,進一步的經濟改革無法解決中國所有問題。只要這個國家拒絕政治自由化,就會在西方受到質疑。

中國對關鍵技術的投資和出口高科技至中國這方面將繼續受到限制,各國也會致力因應中國的軍事和地緣政治野心。

光是承諾開放市場不會帶來太大轉變,北京在無實際意義的改革上拖了太久,這一次,沒有行動支持的承諾是不夠的。

中國40年前大膽開創新局,成果斐然,如今則需再次放手一搏。(譯者:劉文瑜/核稿:鄭詩韻)10712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