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郁婷成功打下台灣拳擊隊史第一面奧運金牌,回台後幾乎天天都有行程,甚至一天都不止一個行程,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群眾熱情擁戴……
要讓拍攝的所有來賓眼神一致的看向鏡頭,我看到主辦方攝影的用心,同時在心中一首歌的旋律響起……
捷克攝影家Josef Koudelka最著名的照片就是本人舉起手錶,向空無一人的大道按下快門,這次來台展出的照片沒有這張,僅以模仿他的手法向大師致敬。
524立院審查國會職權修法,綠營立委在議場內施放藍、白、黑3色氣球並高喊口號,一顆氣球在天花板上飄上飄下,成為焦點……
前輩畫家郭雪湖所畫的《南街殷賑》,不只留住1920年代大稻埕風景與被遺忘的好滋味,還藏有真正的「高度」秘密。
每一天都可以是台灣文化日,台灣文化已經可以走向世界、被世界看見。
元老級綜藝節目《超級夜總會》走出攝影棚,開著一台工程車跑遍全台灣鄉鎮125個地方,靠著澎恰恰、許效舜、苗可麗的妙語如珠,惹笑台下千萬觀眾,持續佈施歡笑、送愛地方……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1997年出版後持續熱銷,也在台灣被改編成同名舞台劇,連演了13年。關於生命教育,我們永遠學不完⋯⋯
活在現代,連世界都拼命往元宇宙靠攏,看似過時的紙本日曆,卻又在近年成為人們與時間共處的好隊友。以2022年投身群眾募資市場的日曆而言,據嘖嘖集資平台統計,就有86種日曆提案,共約10萬人次購買,集資總金額更高達新台幣1.5億元。
養兒育女之路,就像遊戲裡不一定得完成,又明顯艱難的支線任務,「夫妻原聲帶」想藉由一本親子日曆,幫助爸媽玩家們,在這條路上多點樂趣、多點鼓勵,溫柔說一聲「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我寫的這一年》不只是2023的生字簿,還能記錄快樂或悲傷的每一天。親筆寫字變成獨特字體,守寫字找回動筆初衷,也留住筆下溫度。
網路上活得容光煥發的自媒體,根本不會接觸到自媒體的人們,Podcast頻道「敏迪選讀」創辦人敏迪認為,紙本日曆或許能成為二者之間的連結。她和團隊連續2年推出《國際觀察曆》,不斷寫下台灣日曆募資史紀錄之最。但她卻也決定,明年「可能」不會再推出日曆了。
林懷民說,他常覺得這支舞不是自己編的,那時就像瘋子,要編舞,要排舞,帶舞者去新店溪搬石頭,躺在那邊睡覺……還要找音樂,最後還蓋了一個戲院,就這樣一直做下去……
古人常說「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角度、季節、時間點登山看風景,也有不同的心情,雨季的台北市區,也頗有一種朦朧美。
從作者因列車誤點5分鐘而焦躁的經驗反思,我們是不是很習慣誤點,從而常有「晚個兩、三分鐘應該還來得及搭上車吧」的僥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