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林瑋讓生活變藝術的魔法 就從一本小筆記本開始

遺傳自父親林良的愛畫、愛寫,每年將自己的心意畫成小卡片寄給親朋好友,已成林瑋的習慣,她說養成將所見、所聞、所想,隨時記在小本子上,點子源源不絕,祝福也更有溫度。
2023/1/16
文:邱祖胤/攝影:王飛華/照片提供:林瑋

農曆春節的前一週,拜訪位在福州路2號的國語日報社,在親切的副刊組長林瑋帶領下,來到3樓編輯部的會議室,林瑋輕聲細語的對我們這群不速之客說,現在是降版(註)時間,正是最最忙碌的時刻,我與攝影同仁也跟著謹慎起來,特別放輕腳步,生怕驚擾到尚在與新聞版面奮戰的同業朋友們。

不過一進到會議室,關起門來,林瑋翻開事先準備的紙袋與資料夾,一張張精心繪製的手繪卡片以及兒童文學作家林良生前的珍貴手稿,展現在眼前,原本緊張的心情也隨著林瑋真誠的笑容放鬆了。

註:報業術語,指印刷前將編輯好的版面內容,轉成可供製版的檔案。

林瑋(左)與父親林良攝於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的彩繪磁磚前。(照片提供:林瑋)

隨手寫、隨手畫 看到什麼記什麼

想起「林良爺爺」無時無刻的笑容,總是溫暖著每一位大小朋友的心靈,如同他筆下的文學世界總能帶領人們回到童年的美好時光,以及平凡疏淡、感懷卻不傷逝的自在人情。他的三女兒「瑋瑋」──林瑋也不遑多讓,原來笑容也可以遺傳,如此教人放鬆心情而充滿誠意的笑容,在當代社會是難能可貴的風景。

這次,文化+製作團隊彷彿尋找稀有動物一般,探尋還在用手寫、手繪製作卡片的老派人物,林瑋接到電話,第一時間便答案受訪,但這段時間正是報社預先製作春節版面的瘋狂時刻,她還得在百忙中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時從記憶的百寶盒中翻出相對應的故事,十分難能可貴 。

談起手繪卡片的悸動,林瑋的父親林良為林瑋手繪的無數小驚喜,多得數不清,她卻特別記得林良晚年畫的「雞」,以及背後的一段故事。

林瑋展示父親林良93歲時畫的雞,右為林良的畫,左為林瑋的畫。(攝影:王飛華)

父親病後畫雞 只聞書香不聞雞屎臭

那是2017年的事,93歲的林良剛出院不久,體力大不如前,卻仍惦記著畫些什麼、寫些什麼,那年是雞年,他想畫雞,林瑋問他需不需要幫他從電腦中找些圖案來參考,他說不用,很快就用彩色筆、蠟筆及色鉛筆,畫出一隻色彩豐富、雄糾糾氣昂昂,而且正在啼叫的公雞,這一幕昂首啼鳴的姿勢栩栩如生,讓林瑋相當驚訝,她問父親怎麼可以畫出這樣的畫面?

林良娓娓道出國中時期的往事,當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家中開養雞場,但這位同學不太讓人去他家,因為曾有同學前去拜訪,卻嫌他家很臭,還在班上廣為宣傳,讓他很受傷。但林良知道這位同學家中除了養雞之外,還有許多藏書,他的爸媽很疼他,在養雞場後面的閣樓弄了一間書房,存放許多書在那裡,林良很想去參觀,便向這位同學提出要求。

「後來這位同學讓我爸爸去了,爸爸說,他根本沒聞到什麼雞大便的味道,只有聞到書香。所以後來他只要想到雞,就想到當時走進一大片的養雞場,如果是早晨時光去的話,會看到所有的雞都抬頭啼叫的樣子。他說他不必找電腦的圖片,腦海裡就有滿滿的雞。」

林瑋看到爸爸畫的雞,不禁感到手癢,心裡就想,那我也來畫一隻,「我常帶小孩去休閒農場玩,我心目中也有一隻雞,就是在農場裡跑來跑去、很神氣的雞,我先用鋼珠筆打底,再用色鉛筆上色,中間也用微量的蠟筆描繪細節。」

父女在雞年分別畫雞互贈,留下溫馨的記憶,同時也帶出一段難忘的往事。

林良生前為了手繪卡片,事前都會加以練習,他的圖與字都充滿童趣。(照片提供:林瑋)

曹俊彥帶動風氣 文友熱情跟進

談到作家、畫家之間以手繪卡片相互致贈及交流的開始,林瑋說,其實早在1984年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成立後,插畫家曹俊彥每年都會以自己手繪的卡片寄給學會理事長、理監事等成員,「那時爸爸看了覺得很有意思,就從1991年也開始自寫自畫,將自己的心意寄給朋友。」

林瑋說,林良所畫卡片的特色是,一定都會寫上一段文字,幾十年下來,他和幾位作家、插畫家好朋友一樣,時間到了就會將自己的心意畫下來,互相寄給彼此。

看著父親和前輩們熱情的交流,林瑋覺得很有意思,卻直到2010年才開始動筆,「我自己也曾擔任學會的秘書長,看著畫家們紛紛寄出自己的作品,我卻沒有作品寄出去,總是少了一種參與感。」

然而2010年是虎年,虎的造形及變化比起其他生肖動物來說,相對複雜,林瑋覺得有些棘手,只好拿出看家本領。別人找素材,可能是上網找圖,或是從手機、數位相機裡撈點子,林瑋手邊卻有許多隨手畫、隨手記的筆記本,點子取子不盡、用之不竭。

林瑋2010年才開筆手繪卡片,從多年前的筆記本中找到她曾畫的老虎,被國語日報的同事邀請登在「看圖說畫」專欄中,並由父親林良配上文字。(圖片提供:林瑋)

虎年畫虎 記憶倒帶回到六福村

林瑋想起位在新竹的六福村野生動物園剛開幕不久,園區的規畫和現在大不相同,人跟動物的距離很近,車子開過去,就可以看到動物近在咫尺,有時猴群會跳到遊客的車上,甚至將車頂的天線掰壞,老虎就在車窗外盯著你看,感覺很刺激,有一種緊張感,「我還記得有一隻黑熊一掌擊在我家汽車引擎蓋上的感覺,至今記憶尤新」。

林瑋說,她還記得一幕,有6隻老虎聚在一起喝水,有2隻來回跺步,她便仔細將這個畫面記下來、畫下來,沒想到2010年竟派上用場,她將當年的草稿找出來,找到自己喜歡的角度,畫出這張有1隻大老虎在中間,3隻小老虎在玩耍的畫面。

「那時洪義男老師(已故插畫家) 在中山醫院住院中,我就把我畫的老虎送給他,祝他早日康復,結果和我一起前去探病的《國語日報》語文版主版看到,就說『妳畫得這麼好,應該拿來給『看圖說話』登,那是《國語日報》一個長期的專欄,由插畫家們配上圖跟文字,可是我的卡片已經送給洪義男老師,怎麼可以跟他要回來呢?」

林瑋只好回去,照著草稿再畫一張。這是目前數位相機、手機拍攝流行的年代難以想像的事,而林瑋隨手記、隨手畫的習慣,不但留下了鮮活的記憶,想要翻出來重新參考、創作,對她而言似乎也不是難事,反而多了一種記憶倒帶的趣味。

畫家林煥彰兔年畫兔,大門牙是重點。(照片提供:林瑋)

為兒童文學發心 作家、畫家展創意

雖然父親是作家,自己從小對兒童文學耳濡目染,但真正接觸相關的創作及研究,是在高中時看到報紙上的報導,寫到林煥彰當時參與兒童文學學會,為了推廣兒童文學,竟然賣房子籌款,她看了很感動,就問爸爸這個學會是幹嘛的?爸爸說:「這是一個很正式的學會,目標就是推廣兒童文學,妳如果有興趣也可以了解看看。」

林瑋笑說,當時她還不知道,原來父親就是這個學會第一任的理事長,「其實這個學會的主要推動者是林煥彰,只是他非常謙讓,一定要請我父親來當第一任理事長,他們的相交是非常君子的。」

林瑋表示,這些兒童文學作家及畫家早年為了替學會籌募經費,會在許多義賣活動中提供作品,展現巧思與創意,有時則是在作家的生日或節慶時做畫、寫卡片,彼此交流,形成一種祝福的形式,久而久之,寄手寫、手繪賀卡就成為一種習慣,不但卡片的內容獨一無二,這樣的形式也充滿真切的誠意,無可取代。

林瑋指著某一年畫家鄭明進生日,林良為了獻上自己的祝福,在畫賀卡以前還進行許多練習,可見如何鄭重其事。

畫家洪義男在兒研會牛年活動中畫的牛,意象簡潔鮮明。(照片提供:林瑋)

以圖會友 祝福與誠意滿分

雖然林良已於2019年過世,但這些年來與作家、畫家之間互贈祝福已成為一種「良好習慣」,也成為林瑋和朋友們懷念林良的方式之一,細數過去種種,或在翻閱友人寄來的創意賀卡之餘,心中總會感到無限溫暖。

也許對習慣利用手機傳電子賀卡的現代人而言,這一群人的老派行為顯得有些不可思議,然而手寫、手繪的年代離我們並不遠,該如何重拾當年的手感,讓人感受到你我滿滿的祝福與誠意?

「就從一本小筆記本開始啊!」

林瑋微笑著說道,他們一家四口,每個人都有一本小筆記本,也就是將100張A4大小的紙張裁成4分之1,再請影印店裝訂成小本子,她和先生、兒子、女兒,人手一本,看到什麼、想到什麼,就隨手記下來、畫下來,日積月累,就成為創作的素材,「不要怕丟人現眼,想怎麼畫就怎麼畫」。

林瑋說,這樣的小本子不只可以拿來記東西,如果小朋友出門要蓋紀念章,蓋在本子上就好,「這些回憶的點滴不只不會弄丟,日後要去翻找過去的回憶,也比照片好找許多。」

此外,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畫,同一時間一起擺出來,分享當下交換的樂趣,那種快樂的感覺,勝過畫好一堆作品卻都留在自己身邊。

「手寫、手畫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其實不只是寫卡片、畫卡片,平常養成習慣隨手做紀錄,就是讓生活變成藝術的最好實踐。」

林良曾說,家的拼圖,一塊也不能少,當然包括一隻狗。上圖為林良畫的狗,下圖為林瑋畫的狗。(照片提供:林瑋)

也許你會嫌手寫、手繪麻煩,但比起在手機群組上廣發英雄帖,把別人傳來的圖再轉發出去,這樣的祝福很快就被遺忘。何不拿起筆來,展現自己獨特的想法,盤點值得你這樣做的親朋好友或同好,寄出屬於你自己獨一無二的祝福,畫得好壞不是重點,裡面的情義,絕對值千金。

主題照:林瑋展示滿桌的手繪祝福,有她自己的作品,也有別人送給她的獨特卡片。(攝影:王飛華)
172.30.1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