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保存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紀錄 歐樂思神父萬里傳愛

當大家踏進歐樂思神父位於德國簡樸的修道院,看見陳達抱著月琴彈唱的照片,靜靜放在房間一角,「大家都紅了眼眶。」
2022/9/12
文:趙靜瑜/攝影:鄭清元、王飛華、趙靜瑜/圖片提供:音樂數位典藏中心

這是一個橫跨50年,充滿友誼與信任的故事。而且還在繼續發展蔓延著。

1960年代,一位是出生於瑞士、定居在德國的漢學神父;一位曾經是地下情報員,二次戰後成為台灣培養的第一批音樂人才,去歐洲學習音樂。兩人在德國認識。神父器重年輕音樂學子從東方到西方學習古典音樂的才華,對理想的堅持,全力以赴的信念,慨然協助募款,支持了年輕音樂學子回到台灣,推動「民歌採集運動」,啟動了台灣民族音樂的研究工作。

歐樂思神父保存60年代台灣民歌採集運動紀錄,已經交付台灣音樂館,歸回台灣。(王飛華攝影)

出生瑞士 定居德國

神父是歐樂思(Alois Osterwalder, 1933-2021),長年居住德國,1933年出生在瑞士東部小城英格堡(Engelburg)。1946年,母親將他送進天主教聖言會(Societas Verbi Divini,簡稱SVD)設立的寄宿中學。1952年,歐樂思進入離德國波恩不遠的聖奧古斯丁(Sankt Augustin)的聖言會成為見習修士。

1954年,歐樂思回到瑞士進入艾因西德倫(Einsiedeln)讀書。1956年,高中畢業後,歐樂思又進入維也納附近的聖加俾額爾神學院(Sankt Gabriel)攻讀神學。在維也納期間,歐樂思與聖言會的斯特凡‧茲洛赫(Stefan Zloch, 1910-1992)神父一同照顧旅歐亞洲學生。

就在這段期間,歐樂思與當時在維也納音樂學院讀書的史惟亮(1926-1977)認識。1960年,歐樂思進入慕尼黑大學攻讀漢學、社會學和社會教育學。1962年秋天,歐樂思搬到波昂,繼續在波昂大學中文系就讀,同時也在科隆大學研修社會經濟史,認識了指揮家徐頌仁、聲樂家席慕德等台灣音樂家。

基於對東方文化的喜愛,1965年歐樂思神父在波昂號召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成立「華歐學社」,1969年更名為「東亞研究院」,希望推動東西文化交流,共同創始人之一就是史惟亮。

歐樂思回憶,覺得自己和史惟亮有很多相似之處,他說史惟亮很有活力,腦子可以同時進行三到四件事情,「我感覺他很孤獨,因為在歐洲也待了幾年,有失根的感覺。」

歐樂思神父文質彬彬,生活簡樸,每天早餐總是麵包、黑咖啡加上兩種果醬,數十年如一日。(音樂數位典藏中心提供)

異鄉人的共感

歐樂思神父在紀錄片提到,二戰爆發他上小學,「瑞士就被納粹德國包圍,那是我第一次有島國意識,很怕納粹把瑞士佔領。」後來認識史惟亮,他覺得當時瑞士跟德國的關係,有點像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歐樂思神父也說,他來自瑞士,在維也納念書時就是個異鄉人,在德國工作時也覺得自己是外國人,多少可以了解史惟亮當時的心情。

史惟亮後來成為台灣近代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與代表性人物之一,當時史惟亮做完台灣民歌採集之後,將採集資料50餘卷盤帶做了拷貝,寄到德國給歐樂思神父做紀錄,感謝他的募款。

史惟亮畢業於台灣第一所音樂高等學府師大音樂系,是戰後國內培養的第一批音樂人才;赴歐學成歸國後,他致力於教學,透過歐樂思神父的募款,他購買大批音樂資料及文獻,成立「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讓音樂知識教育普及;他也推動「民歌採集運動」啟動台灣民族音樂研究工作。

集民歌採集、音樂教授、作曲家、作家,甚至情報員等身分於一身,史惟亮一生充滿戲劇性,他20歲前出入抗戰沙場,幾乎要被槍斃之時,因8年抗戰勝利戲劇性被釋放,作家紀剛的《滾滾遼河》就是在記錄史惟亮的情報生涯。

史惟亮是台灣近代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與代表性人物之一,史惟亮做完台灣民歌採集之後,將採集資料50餘卷盤帶做了拷貝,寄到德國給歐樂思神父做紀錄,感謝他的募款。(照片提供:臺灣音樂館)

史惟亮推動台灣音樂尋根

史惟亮先後擔任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前身台灣省立交響樂團團長,以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前身國立藝專音樂科主任,強調採集民間歌謠與原住民歌謠的重要性,並發掘了彈月琴的老藝人陳達,累積國民樂派音樂的能量,完成台灣民族音樂開創性的發展,為台灣留下了一個可以向歷史負責的「音樂家典範」。1977年因為肺癌過世,年僅52歲。

如果不是史惟亮,台灣音樂尋根可能延後開始,如果不是史惟亮,很多當時學音樂的學生可能還找不到自己的路,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朱宗慶表示,當初他棄銅管改學打擊樂,就是史惟亮的建議,也讓他有了現在的成績。

當年在藝專擔任助教的前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徐家駒表示,史惟亮對他的身教,讓他受用無窮,「他曾說助教不是老師,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弟弟妹妹來看待,又說不要忘記自己是學音樂的,沒事就要多練習。」雖然平常,卻為當時剛當完兵、對音樂前途茫然的徐家駒點了盞明燈。

原以為故事就這樣結束,沒想到的是,由於台灣環境潮濕,音樂檔案保存不易,無論是史惟亮的或者是另一位台灣音樂前輩作曲家許常惠留下的資料多所散佚,或音訊嚴重破壞,已經無法讀取。這些一直收藏在由歐樂思神父擔任院長的德國東亞研究院拷貝資料,陰錯陽差,成了現今留存於世唯一一份台灣民歌採集史料的原始盤式錄音帶。

2013年歐樂思神父散步時的背影。(音樂數位典藏中心提供)

一通來自德國的電話

2012年,音樂數位典藏中心主任黃均人已經與史惟亮兒子也是音樂家史擷詠完成了「史惟亮音樂數位典藏計畫」,成果放在網路上。有一天,黃均人接到從德國打來的電話,在德國東亞研究院的台灣學者黃淑娟博士找到了黃均人,開始了台灣民歌採集運動第一手音樂史料回台的奇妙旅程。

黃均人說,當他接到電話時,非常驚訝,黃淑娟博士正好返台,兩人會面,黃淑娟拿著拍攝這些盤帶、手稿與書信等資料的照片,「我一看就知道,這非常珍貴,當時我已經做音樂數位典藏工作8 年,決定親自飛去看這批資料。」

黃均人與學生赴歐一訪歐樂思神父,當大家踏進神父歐樂思簡樸的修道院,看見陳達抱著月琴彈唱的照片,靜靜放在房間一角,「大家都紅了眼眶。」黃均人說,看到那些資料內心激動,56捲盤帶,加上各式各樣的手稿、文獻,可以看出歐樂思神父是一個注重工作細節的人。就連華歐學社時期,歐樂思神父跟史惟亮、侯俊慶、徐頌仁等音樂家通信,收到這些音樂家贈予他的手稿、文章等等,所有聯繫過的全都保留了下來。」

更讓黃均人嘆為觀止的是,歐樂思神父寫信一定用複寫紙,留一份副本給自己,加上音樂家回他的書信,正好一來一回,資料非常完整。

2013年,歐樂思神父將其為台灣珍藏了近半世紀的大批傳統民歌採集錄音盤帶、近兩百封相關書信和文件,以永久出借名義返還,並進行典藏與數位化工作;2018年更將包含臺灣音樂家手稿、樂譜、唱片、節目單、樂器等文物全數捐贈回台。因為對台灣本土音樂資產的保存的貢獻,歐樂思神父於2015年獲得台法文化獎。

位於師大音樂學院的音樂廳,以歐樂思神父之名命名,做為紀念。(攝影:趙靜瑜)

史料質量與順天美術館相當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對於這件事情也相當感動,他說東亞研究院完整保存50年前台灣音樂家在海外戮力推廣臺灣音樂與文化的足跡,其中彌足珍貴的是作曲家李泰祥《大神祭》作品最初版本手稿,以及存世僅有的馬水龍《雨港素描》藍晒版本,和戲劇大師俞大綱當年提供史惟亮在德國舉辦展覽的戲服,總共超過500件珍貴的海外史料,其質量可說和順天美術館的捐贈相當。

這批歐樂思神父珍藏的資料,已經交付給台灣音樂館典藏,歐樂思神父也視訊也見證過程,他說他一心希望這批資料可以到台灣國家級單位典藏,「我很感謝文化部2015年頒給我台法文化獎,我的獲獎,代表台灣政府將收藏文化資產與傳承視為任務與義務,而我能對此有些貢獻,甚為感激。」

歐樂思神父坦言,這些文物在德國無用武之地,但是對台灣而言,卻是台灣音樂發展史重要篇章的史料,「完成了我將台灣有關的音樂文獻歸回到台灣的心願。尤其是將當年錄下的音樂,帶回給那些原住民歌者的後代,這令我感到欣慰。」

歐樂思神父最後說,他希望台灣音樂館能負起重任,加強音樂典藏有關專業人員以及軟硬體設備,「典藏與傳承需要非常豐富專業的能力,台灣已經有黃均人跟典藏團隊的基礎,希望台灣音樂館能朝建立國際級音樂檔案館努力,能讓我捐出的台灣音樂文物,繼續在一個完善理想的家園中,守護台灣歷史。」

歐樂思神父在2021年去世。他曾在紀錄片中表示,回憶這段緣份,他不曾去期待當年幫助史惟亮募款會得到甚麼,甚至不期待幫助之後,史惟亮會不會有成就,「這些都是我們無法預測的。」即使如此,歐樂思神父仍然下定決心,協助募款,神父如何跟歐洲募款對象解釋這筆善款是要捐助遠得要命的島國台灣民族音樂採集,如何說服,遇到多少挫折,這些都已經不可考,唯一能夠解釋的,就只有愛吧。

音樂家史惟亮成立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希望推動古典音樂在台灣生根。(攝影:鄭清元)

音樂繼續 故事未完

2022年10月,在駐德國台北代表處的奔走發起以及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之下,東亞研究院委聘張宇安擔任「東亞之聲」音樂會的策劃人暨樂團指揮,讓挺過50 年歲月的民歌採集素材以重生之姿於波昂,藉此紀念歐樂思神父對於台灣音樂人才培育與檔案保存的卓著貢獻,延續台德之間文化交流的珍貴情誼。音樂會將有作曲家李志純、陳士惠、陳立立、黃苓瑄、趙菁文以及蕭泰然的樂曲,有些以民歌採集運動史料作為靈感發想,讓這些台灣之音得以延續。

這是一個橫跨50年,充滿友誼與信任的故事,而且還在繼續發展蔓延著。

歐樂思神父來台參加《追尋歷史.原音重現-民歌採集五十年》觀展留影。(台灣音樂館提供)
主題照:2013年1月,音樂數位典藏中心主任黃均人(左一)與團隊赴德國與歐樂思神父(右一)見面,黃淑娟博士居中聯繫協助,成就台灣採集歌謠史料歸回台灣的美事。(音樂數位典藏中心提供)
172.30.14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