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尹錫悅戒嚴風波 看韓國人的示威文化
這次事件似乎也促成了世代間的溝通。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還將應援手燈等偶像流行文化介紹給年長一輩,8年前要求朴槿惠下台的燭火集會,在8年後變成百花齊放,示威不只有群情激憤,還有平時缺乏的交流。
電影導演蔡明亮的新作《你的臉》已經正式上映,2014年宣布走進美術館,以美術館作為作品發表管道的他,這次不但重返電影院,還把光點華山電影館周遭化身為美術館,不僅呈現跨界的影像創作,連放映空間也跟著跨了界。「跨界」已是台灣藝壇主流,對於藝術家而言,「形式」早已不是最終的歸宿,而是一種表達工具。但對於一些創作者、表演者而言,跨界更可能是暫時離開自己的舒適圈/瓶頸,在新的領域下找到出路,或讓自己在創作之路上找到前行動力的求生之道。
本期將透過電影導演蔡明亮、編舞家周書毅與資深藝人邰智源的訪談,看見他們如何跨出自己的原有領域,在另一個形式之中,找到新的契機。
創作成就崇高的蔡明亮,過去在台灣從知音難尋的電影院,轉身走進美術館。外人看他好像以一個華麗轉身,終於得到適得其所的歸宿,但這只對了一半。
美術館的展出形式,讓蔡明亮可以更接近純粹的創作;但談到面對觀眾,不論在電影院或是美術館發表作品,蔡明亮這幾年始終站在街頭,一張一張地向觀眾賣票,在這塊土地上,以一己之力播下美學養成的種子,自己施肥。
也因此,在蔡明亮新片《你的臉》上映前的一個早上,當我們蔡明亮導演在他位於新店的工作室見面時,他一見到我們就笑著說最近真的好累。
《你的臉》重返電影院,在藝術電影的小圈子裡是一件大事。蔡明亮在2014年他要在台灣上映前一部長片《郊遊》時,宣布今後將帶著他的作品從電影院出走,將美術館做為未來作品發表的主要管道。
過去這幾年,蔡明亮也真的每累積了一定的新作,就和美術館合作,推出「來美術館郊遊:蔡明亮大展」、「無無眠:蔡明亮大展」,以及在壯圍遊客服務中心的「行者・蔡明亮」等展覽。因而,當蔡明亮宣布《你的臉》將重返電影院,對喜歡他作品的觀眾而言,是個驚喜的消息。
蔡明亮的電影與美術館的交集,2007是關鍵的一年。那一年蔡明亮的第8部長片《黑眼圈》在台上映,他一邊在街頭賣著電影票,台北市立美術館則將蔡明亮2016年為威尼斯雙年展所創作的作品《是夢》收為北美館典藏作品,在台北展出。同時,全球知名的法國羅浮宮美術館,也找上了蔡明亮,邀他為羅浮宮拍一部電影,作為館史上收藏的首部電影,2009年的《臉》因而誕生。
談到當初與美術館合作的契機,蔡明亮說是美術館找上了他,因為他在2003年拍了《不散》,成為創作生涯重要的轉捩點。這部向電影藝術致敬,並且在看似極簡的形式與結構上,賦予縝密美學思考的作品,在威尼斯影展放映獲得非常大的迴響,全世界美術界忽然間看到一個亞洲導演拍這麼個人的題材,仍沒有被大環境吞噬。
美術館開始向蔡明亮張開雙臂,他也樂於探索新領域,但蔡明亮說,「當初做這些還是一個導演的概念,怎麼樣拍自己的電影,同時怎麼樣可以生存。」
蔡明亮接受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林宏璋邀請,完成了《是夢》這個結合裝置與短片的作品後,發現電影原來可以有不一樣的通路,原來「拍完一個短片,不見得要跟別人的短片在一起放映,或是只能賣到在有線電視上放映,原來可以在美術館發表,可以被典藏。」
進入美術館,也讓蔡明亮的創作方式獲得更大的自由,蔡明亮開始與故宮、國立台灣美術館合作展覽,並從2012年開始了《行者》系列影片的「慢走長征」,這個系列目前共有8部篇幅、拍攝地各異的影片,以僧人扮相的李康生在鏡頭前緩慢前行一以貫之,在生活步調越來越快的世界裡,反其道而行。
「行者」系列的影片有的是受影展或合作單位出資邀請拍攝,有的則是蔡明亮的電影公司自行尋找合作夥伴,沒有特定的時間表、拍攝內容,想到什麼、手上有足夠資金就拍了,也是宛如僧侶般隨喜的創作方式。
蔡明亮不諱言,接受羅浮宮的邀請,給他在創作上很大的自信,「我是越來越不在乎大眾怎麼想了,而是歸到我自己怎麼想,我想做什麼樣的作品。」蔡明亮說,不論透過何種媒材創作的「作者」,面對他的創作媒材,一定不單單只是把媒材作為謀生工具。「面對創作媒材,都有自己特別的感受,一定還是想跟它玩,才會有創作出來。」
「我很早就把電影市場、工業都放開」,蔡明亮說。電影產業的生產模式,總是要在一個計畫有了完整雛形之後,才由主創的導演或是製片,帶著案子四處尋找合作投資者,以90到120分鐘長片為主的主流篇幅,也讓電影的長度、資金都限制在一定程度以上的規模。也因此,為了確保投資回收,大家的考量便容易導向市場。
「但我想拍更沒有計畫的東西,那東西不是討論出來的,是脫離工業概念的,有點像用手捏出一個作品,在生活去找要拍的題材,而不是在市場的概念中去找。」
透過這樣開放而且有機的創作模式,讓蔡明亮在創作上取得平衡——有完整概念時便找投資方合作,平常則用自己的方式與步調去嘗試新的創作方式。「我們先不要被綁架,才能做自己想要的事」,蔡明亮說,「對我而言,我是做完一個東西後,才開始想我要怎麼讓大家用這個東西。」
進入美術館,讓在台灣拍電影的蔡明亮得以接近更純粹的創作,但身為創作者的他最終追求的目標——讓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其實並沒有被顯著改善。因此,不論蔡明亮的作品在電影院或是美術館放映,他始終站在街頭,一個、一個地把觀眾帶進來,近20年如一日。
所有能在產業中成功生存的電影創作者,多少同時具備三種性格:他是有獨特創作視野的藝術家,是浪漫的說書人,同時也是思考實際、創意出擊的生意人。蔡明亮將這三個面向,都發揮到了極致。
蔡明亮的作品在台灣難尋知音,他認為是因為台灣社會的美學底蘊還不像歐洲社會深厚,觀眾對於「觀看」的方式、可能性,缺少更多的想像。
一開始站上街頭賣票,蔡明亮當初考量的,是如何在娛樂為王的電影市場中,為自己爭取一塊生存的空間。
蔡明亮2001年從他的第5部長片《你那邊幾點》開始,就親自走上街頭賣電影票,在那個國片產業崩盤,藝術電影觀眾更是稀少的年代裡,其他國片一檔只能賣出30、50萬台幣的票房,蔡明亮的電影卻幾乎都有200、300萬的成績,就是靠他與李康生宛如苦行僧一般,在街上一張一張賣出來的。
蔡明亮說,背後的思考其實很簡單,電影院每天都有至少8到10部片在演,有些熱門電影更會大排長龍,把《河流》、《不散》放在電影院票口,等觀眾上門買票,很難與這些電影競爭。
「我的電影在電影院與其他片競爭,被選擇的機率是10比0,我就讓這個機率變成5:5。我去到任何人面前,我都問他要不要看我的電影,他們的反應就只會有買或不買,剛開始很辛苦,遇到每個人,我都要花很大的力氣說服」,蔡明亮笑說。
蔡明亮這樣做了10年,「但我回頭想,為什麼每次賣票賣出1萬張,過了10年,觀眾卻沒有自己增加?認真想想,還是回到文化的基礎不好,就要從頭來。」
蔡明亮把作品帶進美術館還不夠,美術館能夠提供他展覽所需的經費,但是2014年「一起去美術館郊遊:蔡明亮大展」熱鬧開展之後,他發現每天去美術館參觀的人並不多。
對於台灣的美術館「常態」,蔡明亮說,「一天來50個人是不行的,一天至少要200人。我的解決方式就是去賣票。」於是蔡明亮,又回到校園與街頭,開始邀學生與民眾買票,去到美術館看展。「我希望作品被使用,當你看到很多東西都被用到了,就會甘心。」
身為創作者,自然會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見,但是蔡明亮也說,「我在美術館,我不強調我的作品,我只是說『我有個作品在美術館放,你要不要來美術館看我的作品』,我老是把美術館掛在嘴邊。」
不只這樣,蔡明亮還不斷地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美術館、「沙丘」壯圍遊客服務中心,舉行夜宿美術館活動,邀請觀眾與他的作品共眠,或是在美術館中舉辦各種分享座談,他不談作品,只是希望透過這些活動,讓大家喜歡到美術館走走,認識蔡明亮。
蔡明亮說「人民的美學基礎怎麼樣打根基,不是我一個人能做到的。」但是十幾年的日積月累,蔡明亮也慢慢地看到一些改變的成果,「這次在街頭賣票,遇到很多人去過沙丘,他們認識我的作品,甚至夜宿過,不需要再介紹你的作品,他們就會買票了。」
這次《你的臉》再次回到電影院,蔡明亮說,《你的臉》一開始的確以在美術館展出的前提構思,「可是《你的臉》很容易被誤認為是錄像藝術,觀眾可能看不到兩個臉就離開了。但《你的臉》一定要看完,才會有很清楚的感覺。包括坂本龍一的音樂進來,它更像一個完整的演出。」
蔡明亮也說,《你的臉》之前跑了40多個電影節,在電影院裡,影像的質感、音色都能夠清楚地在戲院呈現,因此回到台北後,就決定繼續在電影院裡放映。
這次蔡明亮不但從美術館重返電影院,更要把美術館也帶到電影院來,在獨家上映的光點華山電影館周遭,蔡明亮將把「你的臉」13位被攝者的劇照,搭配他特別創作的裝置藝術作品,將電影院包圍起來。
蔡明亮說,「我的影像離開電影院已經快六年,這次回來也有一點回饋的概念,在想怎麼透過這個機會,把美術館的概念再強化,也達到教育的目的,因而讓電影院變美術館,這個概念就誕生了。」
但是這並不是簡單的佈置而已,除了劇照,蔡明亮也在展場加入許多不同的媒材、裝置,所有的細節安排,他幾乎不假手他人,蔡明亮說,「我對觀看的概念非常挑剔,我在發展一種作者的觀看概念。」為的,就是要確保營造出一個他希望提供給觀眾觀賞作品的環境與氛圍,但是作品如何解讀,觀眾則完全擁有詮釋的權力。
從電影院進入美術館,再從美術館回到電影院,蔡明亮笑說,自己就這樣整天搬來搬去,每次一有作品發表,總是弄得很忙很累,他說,「有的人拍完作品就休息了,我在這個過程中,卻是從頭到尾沒有離開過我的作品,就像畫家不會離開畫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