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金融風暴掀起全球質疑資本主義的聲浪,不過,根據知名經濟學泰斗、美國自由派宗師、1976年諾貝爾獎得主密爾頓‧傅利曼代表作《資本主義與自由》,當今許多觀念和主張很可能只是半調子的自由主義,也是人類面臨許多問題的根源。坊間重新出版這本經濟學經典,是要人們對資本主義的基本精神能有正確理解。
今天全球的資本主義可說大致建構於傅利曼架構的理論上,大家熟悉的許多自由經濟概念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讓市場決定一切」,都能在傅利曼的著作中找到清晰的理論與說明。此書即根據作者1956年一系列演講內容集結而成,是半世紀來奠定傅利曼歷史地位的重要著作,也是所有學經濟學的人一定要讀的經典。
傅利曼在書中闡釋資本主義重要精神,並分別說明當前全球重大課題。以政府在自由社會應扮演何種角色為例,許多國家人民對政府期待愈來愈多,從治安到經濟發展,都希望政府扮演領導者,但很多人也發現政府許多表現令人失望,他分析認為政府應該只做規則制定者與裁判角色而非全能領導者,並應讓人民的意志與能力去選擇國家最適合的方向。
很多人希望政府立法保護弱勢,傅利曼說許多政府的保護措施反而帶來新的不公平。美國很多州制定「公平僱用法」防止就業歧視,若白人社區一雜貨店徵聘新人,依法須僱用唯一應徵且符合條件的黑人,但這可能造成居民不願光顧甚至雜貨店倒閉,老板反而成了法律受害者。作者強調過度擴大政府權力不是就業歧視問題的正確解決之道,人們需要更開放、競爭所帶來的公平,不是政府片面聲稱的公平。
傅利曼藉由批判美國政府干涉經濟的活動來闡釋自由主義政策主張的這本書,五十年後的今天讀來,還是這麼切合當前的問題,也就是說,他建議的自由主義對策大多仍被束諸高閣,許多發達於自由主義傳統的國家越來越傾向社會主義式的政府干預,台灣近二十年來的歷次民主選舉浪潮也是逐漸往溫熱式的社會主義漂移,書中探討的十二個課題,台灣的政府與民眾實在是不可忽視,並宜從中獲得啟發。
文章節錄
資本主義與歧視
在任何社會裡,那些最具壟斷性的領域永遠是歧視的淵藪,而那些最自由競爭的領域,對特定膚色或宗教信仰群體的歧視總是最輕微的。
一個明顯的歷史事實是,資本主義的發展一向伴隨著某些特定宗教、種族、或社會群體在經濟活動方面處處遭到掣肘或遭到所謂歧視的程度大幅下降。契約安排取代身分安排,是中古世紀農奴邁向解放的第一步。猶太人之所以能安然度過中古世紀,是因為當時存在著一個他們仍可在其中活動與營生的市場部門,儘管官方騷擾迫害不斷。清教徒與桂格會教徒之所以能移民到新世界,是因為他們能在市場中累積移民所需資金,儘管他們在其他生活方面受到許多限制。美國南方諸州在內戰後採取了許多措施,給黑人施加各種法律限制。一項從來沒被大規模推行的限制性措施,是築起障礙阻止黑人擁有不動產或動產。沒築起這種障礙,顯然不是反映南方諸州特別在意避免限制黑人,而是反映私有財產權的基本信仰是這樣的強烈,以致鎮壓住歧視黑人的慾望。普遍性的私有財產權法則和資本主義屹立不搖,對黑人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機會來源,讓他們取得比他們在其他安排下能夠取得的更大的進步。舉一個更一般化的例子來說,在任何社會裡,那些最具壟斷性的領域永遠是歧視的淵藪,而那些最自由競爭的領域,對特定膚色或宗教信仰群體的歧視總是最輕微的。
正如本書第一章指出的,一個矛盾的現象是,儘管有上述那些歷史證據,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往往恰是那些少數群體供給了為數最多和嗓門最大的根本改革主張者。他們傾向把他們切身遭遇到的一些殘餘的限制歸咎於資本主義,反而沒看出那些限制之所以能變得像實際那樣微小,自由市場其實厥功甚偉。
我們已經知道自由市場怎樣把經濟效率和那些無關效率的特徵分開。正如第一章所述,買麵包的人不知道那被做成麵包的小麥是由哪一個白人或黑人種出來的,或由哪一個基督徒或猶太人種出來的。因此,小麥的生產者得以盡量有效利用各種資源,用不著理會一般民眾對他所雇用的工人的膚色、宗教信仰、或其他特徵有什麼樣的感覺。另外,也許更為重要的是,在自由市場裡,人們有經濟上的動機分隔經濟效率和個人的其他特徵。一個生意人或企業家如果把某些與生產效率無關的個人偏好表現在他的生意經營上,那麼,和其他沒這麼做的生意人或企業家相比,他是處於競爭劣勢的。這樣的生意人實際上是把比較高的成本強加在自己身上,高於那些沒有這種偏好的生意人。因此,在自由競爭的市場裡,那些人往往會把他淘汰掉。
同樣的現象並非僅見於生意經營方面。時常有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因為種族、宗教、膚色、等等理由而歧視他人的人,除了只是增加被歧視者的不便或成本負擔外,他自己不會因歧視他人而招致任何不便或負擔任何成本。這個見解可以媲美如下這個非常類似的謬見:一個國家對其他國家的產品課徵關稅不會傷害到它自己。這兩個見解同樣不正確。1例如,一個討厭向黑人買東西或討厭和黑人共事的人,將因此限縮他自己的選擇範圍。他通常必須為他所買的任何東西支付比較高的價格,或得到比較低的工作報酬。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當中那些認為膚色或宗教信仰無關緊要的人,將因有這樣的態度而能夠更便宜地買到某些東西。
正如上面那些評述可能暗示的,在定義與解釋歧視時,會遇上一些真正的問題。一個歧視他人的人,為自己的歧視行為付出一些代價。可以說,他是在「購買」某種他視為「產品」的東西。很難看出歧視會有其他任何意義,除了表示他人的「品味」不是某人所認同的。我們不會認為那是「歧視」─或者至少不會認為那是一種令人反感的「歧視」─如果某個人願意支付比較高的價格去聽某個而不是另一個歌手唱歌;雖然我們會認為那是「歧視」,如果他願意支付比較高的價格讓某個某種膚色的人提供服務給他,而不讓另一個另一種膚色的人提供服務給他。這兩個例子之間的差別在於,我們認同前者的品味,而不認同後者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