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之道

發稿時間:2025/01/03
輝達之道:黃仁勳打造晶片帝國,引領AI 浪潮的祕密
輝達之道:黃仁勳打造晶片帝國,引領AI 浪潮的祕密
作者|金泰(Tae Kim)
譯者|洪世民、鍾玉玨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5/01/03

《輝達之道》為全球第一本輝達授權採訪傳記,道出不斷動盪與失敗中闖關打怪般的成長歷程。輝達成立之初,只有電腦遊戲領域內的人認識,但輝達不止步於此,黃仁勳這位穿著黑皮衣的CEO,篤信「我們不瓜分市占率,我們創造市場」。

黃仁勳管理輝達31年,他打破了「創新的兩難」魔咒(即市場領導者被更小、更靈活公司取代的問題),打碎了組織層級過多的溝通不良(同一時間布達重要訊息),擘劃CUDA生態圈(所有開發人員聚集的平台),改寫/更新這個時代的管理典範。你將在黃仁勳身上看到「輝達之道」。

內容節錄

《輝達之道:黃仁勳打造晶片帝國,引領AI 浪潮的祕密》

和台積電聯手

  一如其他圖形晶片公司,輝達只設計產品和製作產品原型──並未實際量產。晶片製造是外包給全球為數不多的專門的晶片代工公司。這些公司投資數億美元建立無塵室、購買專業設備和聘請技術高超的人員,來將小小的矽晶圓製成先進的電腦設備。

  輝達自創立以來,就一直委託歐洲晶片集團意法半導體(SGS-Thomson,1998年更名為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製造它的晶片。黃仁勳和其他兩位共同創辦人早在第一次和紅杉資本開會時就知道,意法半導體的聲譽並不卓著;而面對東亞較低廉的勞力,它也很難保有競爭力。

  但如今輝達大量創造和銷售優秀晶片,意法半導體的弱點就更難忽視了。1997年底,業務主管傑夫.費雪為一支來自捷威科技的團隊安排參觀意法半導體位於法國格勒諾布爾(Grenoble)的製造廠。RIVA 128已經上市好幾個月,來自遊戲玩家的需求強勁。這趟行程原本該是費雪和輝達同慶的勝利之旅。

  在飛往法國的班機上,費雪得知意法半導體在輝達的旗艦產品上遇到良率問題。而這間代工廠預估,它只吃得下捷威大約一半的訂購量。費雪記得,「那時我們得和意法半導體的人祕密磋商,討論該怎麼跟捷威傳達這件事。」

  那次災難性的工廠之旅只是全面危機的第一個警訊,而危機終於在感恩節爆發。費雪原本要去印地安那州北部的岳母家中休他久違的假,結果整個假期幾乎都在打電話,通知戴爾和其他電腦製造商這個壞消息:他們先前所訂購那個冬季最火熱的顯示卡,沒辦法如數拿到了。而他一邊和怒氣沖沖的廠商通電話,也不忘向執行長報告意法半導體的近況。

  「我們已經跟所有客戶簽約,都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客戶,而現在我們卻得進入分配模式,」他說。

  黃仁勳一直告誡員工同樣的錯誤千萬別犯第二次──而現在他發誓絕對不會屈就於無法達成輝達所需生產水準的代工夥伴。所幸,他心裡還有一家供應商。

  輝達於1993年成立時,黃仁勳曾辛苦地尋找製造晶片的產能。他曾數度致電台積電自我推銷──那是世界公認最好的製造商,紅杉的唐.瓦倫丁更是建議黃仁勳從一開始就要找台積電合作──但電話始終沒有打通。1996年,他嘗試更私人的接觸。他寫了封信給台積電的執行長張忠謀,問能否與他討論輝達的晶片需求。這一次,張忠謀打給他了,而這兩位男士約好在森尼韋爾碰面。

  那次會面,黃仁勳勾勒了輝達未來的計畫,解釋為什麼輝達這一代的晶片需要更大尺寸的裸晶,未來還會更大。他如願從台積電那裡要到一些產能來彌補意法半導體的不足,而雙方的關係似乎進展得頗為順利。張忠謀常回到森尼韋爾確定輝達獲得所需的全部產能,把重點記在一本小黑本上。他甚至在1998年度蜜月期間也繞過來拜訪。

  「我從這個工作獲得最大的樂趣就是看到我的顧客成長、賺錢並大獲成功。」張忠謀這樣說,而對於像輝達這種成長快速的顧客,尤其如此。

  這兩位執行長和兩人的公司在非常短的時間就變得十分密切──而輝達和意法半導體之間的關係,惡化得幾乎一樣快──到了1998年2月,輝達將台積電定為主要供應商。這正好在輝達宣布推出最新晶片RIVA 128ZX時發生:那在英特爾備受關注的i740登場後十一天即亮相,輝達定位為明顯優於競爭對手的改良版。它提供比i740更好的效能、跟i740一樣的8MB影格緩衝區,售價每塊32美元,只比英特爾的定價28美元略高。就算英特爾想削價競爭,RIVA 128ZX仍可望保住輝達在PC市場的霸主地位。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