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13年7月號
台灣的大專院校,從民國85年的60所,到102年變成162所,使得技術導向的專科學校被壓縮,而原本培養思辨能力、學術知識的大學,反倒紛紛從業界引進「業師」吸引學生。大學的角色究竟是什麼?《全球中央》封面故事,從學費、薪資及整體環境來探討大學面臨的挑戰,也帶您觀察其他國家的大學與就業市場之間的關係。
《全球中央》2013年7月號

星管控大學生 中學分流

2013/7/1 15:1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李顯龍指出,國家為人民提供更多上大學機會的同時,也要確保這些課程能為學生的發展起增值作用,不該只為了增加學生數,而忽略大學教育的素質或市場能提供的就業機會。

文/呂欣憓 (中央社駐新加坡記者)

新加坡曾經是英國殖民地,因此教育制度沿用英國學制,學生從小學六年,升上中學四年,接著再依照成績決定念初級學院、理工學院或工藝教育學院。初級學院類似台灣的高中,畢業後可以念大學,理工學院或工藝教育學院類似台灣的職校或五專,畢業後就可以直接工作,如果有再進修的打算也可以念大學。

與台灣相比,新加坡大學的入學率並不高,近幾年約在27%左右,因為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採取分流的概念,小學到中學、中學到初級學院或是理工學院,都要經過考試,在中學的時候,就已經依照學業表現把學生分流,有些學生在中學時就註定只能念職校。

和台灣類似,新加坡的父母傳統上還是希望小孩念高中,進大學。新加坡目前主要有四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

國大和南大是新加坡老字號的大學,新加坡人就讀的學費一年約在7,000新幣(約新台幣16萬8,000元)左右,管理大學則要到9,000至1萬新幣。

目前在就業市場上,大學生還是相對吃香,一般來說理工學院畢業的學生起薪約在1,500新幣,大學生起薪則約在2,400新幣左右。

網站Salary.sg根據新加坡教育部發布2012年國大、南大和管理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和薪水調查,整理出在就業市場上受歡迎的前80個科系。

薪資第一名的是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的畢業生,平均薪資5,082新幣。薪資前10名的科系多來自管理大學或是國立大學,學系集中在法律、醫學和商業管理,排名中間的多是商業管理、資訊管理、工程等科系,排名後面的則是藝術、媒體、中醫等,平均薪資約在2,800新幣左右。

就業率方面的排名也跟薪資排名相差不遠,前三名的法律、外科醫學系和牙醫系,就業率達到100%,藝術、音樂、媒體、設計等科系的就業率約在65%左右。這份調查顯示,新加坡大學生畢業後的整體就業率約91%,起薪的中位數在3,000新幣左右。

但是實際上,新加坡大學生的就業狀況似乎不如這份調查樂觀。

今年5月剛從中文系畢業的洪同學,在畢業前就找到一份媒體的工作,起薪是2,400新幣。洪同學說,他算是非常幸運,他很多同學畢業至今都還在找工作,至於一畢業就起薪3,000新幣的工作,「應該都是在政府部門吧」。

洪同學說,他能獲得這份媒體工作,一部分原因是他在念書時就在媒體實習,有相關經驗也有人脈。

洪同學說,近年來新加坡湧進大量外來人才,讓企業對本地人要求更多,大部分都要求要有工作經驗,更挑的連實習經驗都不算,「但如果企業不錄用新鮮人,新鮮人怎麼會有經驗?」政府持續引進外來人才,本地大學生畢業後,工作卻越來越難找,「以前人家說第一份工作靠學歷,之後的工作靠人脈,現在是第一份工作就要靠人脈了」。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7月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擋盜版誰付錢?英搞不定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