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鋼鐵機械裁員減薪 昔日工業巨人內外交逼
化學、汽車到機械等打響「德國工藝」的領域都崛起於19世紀,其中許多產品如內燃機,不是已過時就是在德國生產成本過高。
文/陳亦偉 (中央社編譯組長)
自2017年以來德國製造業產值一直呈現下滑趨勢,並隨著競爭力轉弱而加快下滑速度。尤有甚者,中國不再是德國商品主要買家,反而在多方面成為德國的競爭對手,品質早非吳下阿蒙但價格依舊低廉的中國產品令德國在經濟、氣候轉型等領域備感壓力。俄烏戰爭爆發與對俄制裁,其中一大代價就是不再享有廉價俄國天然氣,這讓昔日工業超級大國的德國淪落「去工業化」窘境。
福斯BMW賓士銷量跌 德國工藝皇冠正在褪色
2024年9月傳出福斯汽車(Volkswagen)實施財務縮減計畫,將首度關閉德國境內汽車製造工廠與相關零件廠並裁員,讓許多德國人驚覺製造業所陷困境之深。
德國福斯汽車與勞工代表歷經馬拉松式談判後,終於在12月20日達成共識。福斯汽車表示,他們仍計劃以「對社會負責」的方式,到2030年裁去逾3.5萬個工作崗位,以重新獲得競爭優勢;與此同時,福斯將大幅削減在德國工廠的產能,減產超過70萬輛汽車。
福斯品牌負責人舍費爾(Thomas Schäfer)表示:「在談判中,我們有三個優先事項:減少德國工廠的過剩產能、降低勞動力成本,以及將研發成本降低到具有競爭力的水準。」
更大的警鐘是,福斯、寶馬(BMW)、賓士(Mercedes-Benz)三大德國車商2024年第三季在中國的銷售同時呈大幅下滑。BMW下跌30%創四年多來在中國地區銷量最大跌幅,賓士下滑13%,福斯下滑15%。
在汽、柴油引擎時代獨領風騷,德國汽車製造商變得自滿而錯估電動車崛起的新形勢;美國特斯拉(Tesla)、中國比亞迪等後起者因而能憑藉新技術及價格優勢,迫使昔日的德國名車節節敗退。
不光汽車業,德國歷史悠久的蒂森克虜伯鋼鐵(TKSE)2024年11月宣告將裁減40%員工,汽車零件供應商博世(Bosch)集團為縮減支出,也計劃裁減約5,000名員工。兩家同為具全球重要影響力的德國企業。
長年執全球牛耳的機械製造,德國的龍頭地位也不保。據德國機械與建廠工業協會(VDMA)2021年公布的報告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機械銷量比一年前減少近10%;而疫後中國超越德國,首度成為全球機械設備出口冠軍,現在就連德國機器人產業也面臨中國激烈競爭。
二十多年來首見 連兩年經濟負成長
德國之聲(DW)指出,受工業生產放緩、出口需求下降及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價格飆升等因素影響,2023年德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萎縮0.3%。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原本德國預計2024年經濟成長0.3%。然而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去年8月估2024年經濟成長為負0.2%,將出現二十多年來首見連兩年負成長,構成定義上的「經濟衰退」。
哈柏克堅稱,導致德國經濟陷入泥淖的深層因素來自外部。德國經濟所仰賴的兩大支柱——廉價俄國天然氣、穩定良好的全球市場,如今都已動搖,前者是受俄烏戰爭衝擊,後者則受中國出口策略進逼與美國國內保護主義抬頭所累。
哈柏克說,問題另在於德國成長潛力呈現蒼白,「縱使我們一切都做得對,減少繁文縟節、讓具備技術能力的勞工與資金到位,經濟也頂多只能成長個0.6%」。
戰爭環保地緣競爭 德國工藝快淪為過去式
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所遭遇的最大麻煩,恐怕是因俄烏戰事、全球地緣競爭催化而加速走上「去工業化」(deindustrialization)不歸路。
政治新聞網Politico.eu一篇分析指出,面對高能源成本、勞工短缺和法規繁文縟節等複合性利空來襲,德國從福斯汽車、化工巨頭巴斯夫集團(BASF)、西門子(Siemens)等諸多大企業,乃至更多無名的中小企業,正紛紛轉往北美和亞洲等新天地。
外國赴德投資也在減少。2022年赴德投資的外資連續第五年下降,已達2013年以來的最低點。化學、汽車到機械等打響「德國工藝」的領域都崛起於19世紀,其中許多產品如內燃機,不是已過時就是在德國生產成本過高。
約20年前,德國藉由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勞動市場改革擺脫「歐洲病夫」臭名,解放工業潛力而開啟一段繁榮時期,特別是中國對德製機械和汽車的強勁需求推升這一波繁榮。然而繁榮與經濟實力麻痺領導階層,虛假的安全感讓他們未能續行改革,現開始嘗到苦果。
如今戰爭、地緣競逐加上環保轉型,突然間匯聚成一股完美風暴,更像是經濟運勢基本逆轉的兆頭,而非德國人所盼只是一場短暫「技術性」衰退如此單純。
為數以千計德國中小企業提供諮詢、遊說的協會BVMW,會內首席經濟學家佛維茨(Hans-Jurgen Volz)說:「之前會聽人說『慢慢走上去工業化』,現在我可以告訴大家,『慢慢』可以拿掉了。」
人工智慧遠落後美中 基礎設施薄弱妨礙發展
被認為是推動下一代經濟增長的人工智慧(AI),德國更已落後。2022年在AI領域被引用最多的100篇科學論文中,只有四篇是德國論文,反觀美國68篇,中國27篇。德國經濟研究所(DIW)所長伏拉茲謝(Marcel Fratzscher)說:「在一些最重要的未來導向領域裡,德國拿不出東西。現有的都是上一代產業。」
高技術勞工、廉價能源等過去讓德國成為歐洲工業強權的憑藉正在瓦解。隨戰後嬰兒潮世代接近退休,德國人口結構很快將使企業缺乏工程師、科學家和其他技術工人,而這些人才對在全球市場上保持競爭力至關重要。德國在接下15年內約有30%的勞動力將達退休年齡。
拒絕俄國天然氣重創仰賴廉價能源的德國產業,儘管天然氣批發價格近日已趨於穩定,但仍約為俄烏戰前的三倍。德國推動綠能轉型也讓局面更棘手,拒絕俄國天然氣的同時,還關閉所有核電廠;縱使補貼再生能源近25年後,德國仍沒有足夠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電池板滿足需求。
德國的道路、橋梁、航道和其他關鍵基礎設施急需修繕。經濟陷入去工業化困境更難取得融資,淪為惡性循環。2022年11月德國一項研究顯示,五分之四的受訪德國公司表示基礎設施薄弱已妨礙到他們的業務。
成也中國敗也中國 德國出口與經濟陷兩難
儘管美國為首的西方近年強調與中國經貿往來應去風險化,但德國2024年對中國直接投資仍大增。德國央行「聯邦銀行」(Bundesbank)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德國對中國直接投資達24.8億歐元,第二季增至48億歐元。單是2024年上半年的對中直接投資總額就接近73億歐元(約新台幣2,488億元),而2023全年總額也不過65億歐元。
專家圈表示,這些對中直接投資大多為企業把在中國賺的利潤再行投資。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Institut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IW)研究顯示,去年德國企業在中國所賺190億歐元(約新台幣6,475億元)利潤裡,超過一半又再投資當地。
德國產業界認為,對中直接投資成長反映像福斯汽車等公司所奉行「在中國,為中國」(In China, for China,意指專門為服務中國市場的需求和利益)的策略。面臨全球不景氣、中國市場與購買力仍是全球數一數二下,德國企業也只能加碼在中國的生意以維繫企業生存。
德國商界大型遊說團體「德國工業聯盟」(BDI)中國專家施特拉克(Friedolin Stracke)說:「在COVID-19疫情與蘇伊士運河受阻期間,企業眼見一堆瓶頸成形,於是決心透過在地化、於區域基礎上重組供應鏈,以降低所有供應鏈風險,這點在中國尤為顯著。」
然而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的德中貿易專家馬蒂斯(Juergen Matthes)警告,這種「在中國,為中國」的策略到頭來最終傷害的是德國國內經濟,「這樣做固然是在降地地緣政治風險衝擊,但這會傷及德國經濟與勞動市場。日後外銷中國會更少,更多會變成在中國當地由中國工人製造」。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