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中的科技爭議 真的可以政治歸政治,科學歸科學嗎?
文/黃俊儒 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科學傳播教育研究室主持人
巴西蛋的品質有問題?高端公司的流感疫苗能避開就避開?
福島核電廠排出的氚水會讓海鮮不能吃?核電是一種綠電?⋯⋯前陣子媒體中出現了許多科技爭議話題,幾乎都與民生議題相關,但卻又隱含了些許的政治味。
過去我們經常會認為,科學應該就是一門講求客觀中立的學問,所以只要是跟科學相關的主題,應該專家們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標準答案,然後媒體所扮演的角色就像是一個傳聲筒,儘量地把這些客觀正確的資訊傳遞給民眾,讓大家可以避免被錯誤的資訊所誤導。
在某種程度上,只要這些議題所涉及的科學是屬於一種確定性極高的知識,這樣的宣稱與信念是沒有問題的。例如「吸菸對肺部不好」,可能很少有人會有不一樣的意見。但如果換成另一種議題,例如「重啟核四廠好不好?」恐怕就會眾說紛紜。
過去我們曾經在疫情期間,透過問卷調查進行一個研究,詢問民眾對於疫苗的選擇、疫情指揮中心的表現、防疫政策與訊息等問題的看法。研究結果發現,明明是如此科學相關的議題,但是真正影響受訪者看法的因素,主要卻來自於各自所抱持的政治意識形態,與民眾的學歷、科學知識程度幾乎無關,而且兩極化的程度超乎想像。
例如,你覺得疫情指揮中心表現好嗎?疫苗公司會隱瞞疫苗的害處嗎?每個人都需要施打疫苗嗎?新冠肺炎病毒是被有心人士開發的嗎?政府會有目的地限制民眾自主選擇疫苗嗎?回答這些問題的答案,跟你是中學、大學或碩士學歷無關,跟你是理工或人文背景無關,只跟你是挺藍或挺綠有關。
民眾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這問題當然與我們每天所接觸的媒體有關,某種程度上媒體左右了我們對於相關議題的看法,甚至極端化我們對這些議題的態度。那麼,說好的政治歸政治,科學歸科學呢?
原來,在科技議題的確定程度上,仍然有光譜的區隔。
有些議題裡的科學知識已經通過了時間及意見的淬鍊,不管在科學界或是大眾的輿論上,都有明確的共識;有些議題則是大家公認的偽科學,沒有事實及理論的根據,一看就知道是黑心訊息,也算是很有共識。但是最麻煩的是處在灰色地帶的議題,它涉及的科學知識可能科學家還在研究中、可能涉及其他社會因素、可能發生的時間不夠長、可能掌握的資料仍不夠多,所以還充滿了諸多知識上的不確定性。這樣的科技議題就很難用既有科學常規的說法來含括,也增加了媒體可以操作的機會。
一般而言,民眾尋求媒體,就是希望從中瞭解事情狀況並且獲得解惑,如果媒體無法提供這樣的服務與滿足,似乎也就喪失了媒體原有的功能。但是弔詭的是,如果這個事件本身就還存在許多科學共識上的疑義,那該如何是好?
過去在科學傳播的研究中就指出,有兩種狀況對於新聞報導最有挑戰性,一種就是新冒出來的科學(emergent science),第二種就是有爭議性的科學(controversial science)。在這兩種情況下,對於這些科學議題的評論顯然都不會只有單一的聲音,所以媒體就有機會在報導中選擇出現誰的聲音以及調配聲量的多寡。這種明顯具有操作空間的狀況之下,媒體或許就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滲透了他們所認同的意識形態,這種傾向是不分藍綠的。
所以真的可以在媒體中體現科學歸科學、政治歸政治的理想境界嗎?我想,在前述這種高度「科學不確定性」的議題中,是很困難做到的。
所以對於閱聽大眾而言,該如何面對這樣的狀況呢?首先就需要有一個好的科學媒體素養,就是能夠區辨媒體中披露的議題,所涉及的是「確定與具共識」,還是「不確定且正在發展」的科學知識。如果遇見的是後者的話,就要十分留意這個議題可能會有的政治操作痕跡,特別是當這個議題同時具有時間迫切性及生命威脅性時,更是政治極化的敏感脆弱帶,因為它一不小心就會撩撥起每個人心中潛藏的意識形態因子。
這個時候閱聽大眾更需要審慎地盱衡各種因素,因為科技社會中,「確定地」了解某些議題的「不確定性」,遠比「不確定地」接受其「確定性」來得更加地寶貴與重要。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