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3年10月
世界各國都在分階段落實淨零碳排,以因應極端氣候與能源危機,全球產業供應鏈即將迎來「綠色淘汰賽」。
全球中央2023年10月

迎戰碳交易時代 台灣的機會與挑戰

2023/9/27 16:2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臺灣碳權交易所8月成立,總部設在高雄,採取高北雙營運方式進行,董事長由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圖)兼任。(中央社潘智義)
臺灣碳權交易所8月成立,總部設在高雄,採取高北雙營運方式進行,董事長由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圖)兼任。(中央社潘智義)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學者指出,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製造業減碳壓力之大,須靈活及多元化減碳工具,因此一定要開放國際碳權,「這也是在發揮台灣的影響力,到全世界幫忙減碳」。

文/曾智怡 (中央社記者)

極端氣候越演越烈,碳有價化已不再是模糊概念,歐盟10月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以外銷為導向的台灣產業如臨大敵,「碳焦慮」急速膨脹,未來還要面對國內碳費徵收,如麻藥未退,又要馬上動另一場手術,幾乎無法喘息。

企業為了達成碳中和,無不奮力進行製程改善、增加綠電比例,但基於科技限制,碳排仍很難減至零,此時,購買碳權成為解方。

碳有價化思維成主流 交易精神在國際合作

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指出,聯合國早在1997年簽署《京都議定書》後,便開始推動相關機制,以減量投資產生的碳權作為主要基礎,且強調國際合作,這也是全球碳交易源頭。

簡單來說,「碳權」就是「排放碳的權利」,以相當於一公噸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為計算單位。

近年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日本東京、新加坡等先後成立碳權交易平台,企業可透過取得碳權,以符合政府的碳排規範或國際供應鏈碳中和要求,台灣也在今年8月7日成立碳權交易所。

「今天我跟你買碳權,感覺是占到便宜,但我也是在激勵你做更好更多減碳」,意即,碳權交易具分工專業化意涵,透過市場價格,引導低碳投資者看到希望和機會,促進低碳科技研發。

李堅明強調,無論是一個國家或一家企業,都不能再有「自己的碳自己減」思維,「講這種話就是違背國際合作精神」。

臺灣碳權交易所開張 碳權剛性需求定成敗

國際上碳權分為兩種,總量管制排放交易(Cap and Trade)下的排放額度(Allowance),以及自願減量產生的額度(Carbon Credit)。

全球包含歐盟、南韓、中國等皆有設定總量管制,台灣則採碳費先行,針對直接或間接年排碳量達2.5萬噸以上的製造業,俗稱排碳大戶,要求繳交碳費,初估約500戶,預計2025年開始徵收,並會配合自主減量計畫提供優惠費率。

國內除了透過碳費引導減碳,也跟隨國外腳步成立碳交所,引入碳權工具,幫助企業銜接零碳未來。

臺灣碳權交易所主要有三大業務板塊,包含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交易、碳諮詢,現階段先提供碳諮詢服務,交易部分須待《氣候變遷因應法》子法出爐,最快明年上路。初期將以交易自願減量專案額度和國外碳權為主,以滿足企業抵減碳費、實現碳中和及因應環評抵換等需求。

「自願減量專案」是為刺激非碳費納管對象投入減碳,只要達成自願減量實績並獲環境部認可,就可取得碳權並拿來交易,作為新的生財工具。

事實上,過去《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抵換專案類似自願減量專案,環保署已核發24案、共2,378萬噸減量額度,未來也可以拿來交易,但企業因應自身環評需求,估多會「惜售」,實際可能僅約100萬噸會進入國內碳交易市場。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執行董事張嘉宏指出,碳權交易所成功與否,重點在價量平衡與透明度。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之所以失敗,是因參與企業都是提出自願性減排承諾,並非法律強制要求,因此交易冷清,最後只好收場。

而臺灣碳交易所初步定調亦為自願性交易為主,「所以未來一個關鍵是,台灣有沒有走向總量管制」。

張嘉宏舉例,綠電市場之所以供不應求,也是因政府要求用電大戶需負擔10%綠電義務,加上國際客戶供應鏈要求等「強制性訊號」所致。根據資誠觀察,目前國際客戶仍偏好供應鏈做實質減量,像是節能、製程改善,或者優先使用綠電,「很少遇到客戶要求買碳權」;國際減量目標倡議也有類似主張,「碳權是最後手段」。

他不諱言,以現階段來看,碳權的剛性需求只在環評增量抵減。《氣候法》子法草案規範企業蓋新工廠做環評,只要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10%以上,需強制購買碳權進行抵減,並連續執行10年。

若這方面需求量不足,企業申請自願減量碳權誘因也會大大減少,此時,碳費機制成關鍵,如果納管企業可透過購買國內外碳權取得一定減免額度,就可刺激更多碳權供給,例如新加坡即允許企業在CIX碳權交易所購買國際碳權額度,最多可抵銷5%排放量。

李堅明指出,《氣候法》第27條明定取得國外碳權企業,未來可抵減碳費,只是比例或具體何種碳權可抵減,待子法公布。

買碳權要注意品質 幽靈碳權加劇全球暖化

目前企業要購買國際碳權有兩種方式,第一,直接在國際碳權發行單位平台開戶,但程序繁複費時且須手續費;第二,透過仲介商。臺灣碳交所類似仲介商角色,也已與核發國際碳權減量認證的國際獨立機構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GS)合作,最快年底開放GS權掛牌交易。

李堅明說明,這代表碳交所在GS平台有一個帳戶,台灣企業可靈活轉手GS碳權,直到某企業要進行碳抵銷(Carbon offset),碳權才會被GS註銷(Retirement),確保不再有其他人使用;買來的碳權若要進一步拿來抵減碳費,則需與環境部後台串接。

除了GS之外,國際上較具公信力的碳權發行單位還有Verra旗下的碳驗證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坐擁千萬碳權資產的零碳美妝品牌歐萊德,就曾在Verra平台購買五年碳權,並於2020年底宣告達成碳中和,是全台第一家達到碳中和的公司。

然而,今年初Verra所核發的雨林碳權,遭指控有九成不具實質減碳貢獻,又稱幽靈碳權,甚至可能加劇全球暖化,碳權市場蒙上陰影。不過,李堅明認為純屬個案,建議台灣可參考新加坡交易所訂定碳權品質的管理辦法,以減少上架爭議專案。

至於究竟如何判定碳權品質,首先,發放機構需具備公信力;再者,碳權反映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價值。他舉例,新加坡CIX去年交易的巴基斯坦紅樹林碳權,在SDGs 17項核心目標中,即符合14項,包含開發過程落實性別平等,「非常用心」,結清最低價為27美元,屬於高價碳權,也符合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精神。

CBAM碳含量難計算 碳交所應支援教育訓練

顯然,碳權供給端仍在「搭橋」階段,但需求方的「碳焦慮」早已越滾越大,尤其CBAM將試行,廠商須在明年1月底前,提交今年第四季出口產品的碳含量報告,自然心急如焚。

張嘉宏表示,中小企業對於CBAM碳排計算很陌生,因CBAM碳含量是以產品生命週期角度計算,涉及上下游廠商製程的碳排數據,計算起來並非易事,因此建議碳交所碳諮詢板塊,先著眼CBAM碳排計算相關教育訓練,「這才是現在最迫切的事」。

李堅明則提醒,由於CBAM僅認可政府碳稅費機制,並不允許碳權扣抵,碳交所開張對企業調適CBAM壓力幫助有限。

鋼鐵、扣件、鋁製品等產業首當其衝,根據經濟部統計,共約3,500家業者受CBAM影響,部分同時也是排碳大戶,壓力可想而知。張嘉宏觀察到,確實有些企業對碳費價格彈性增加,不再堅持壓低價格,盼減少CBAM衝擊,「但無論收多少錢,價格訊號越快越好」,才有利企業內部比較減碳成本,及早展開減碳行動。

製造業減碳壓力大 開放國際碳權勢在必行

拉遠一點來看,台灣尚未實施總量管制,顯示政府減碳主控權不足,且就算有碳費制度,也面臨費率制定兩難。李堅明直言,「訂太低企業容易繳錢了事,訂太高企業無法存活」,依現在公布遊戲規則,碳費減碳效果恐怕有限,淪於財政小金庫可能性大。

他不諱言,減碳科技尚在發展階段,目前企業還沒有便宜減碳工具可用,工廠透過節能、製程改善方式,減少一噸碳排,約需花新台幣6,000至7,000元;假設每噸碳費訂為200、300元,「他根本沒感覺」。

反之,若每噸碳費拉高到500元,一家廠商年排碳10萬噸,碳費將高達數千萬,然而,許多中小企業淨利都在1億內,豈不是逼迫他們關門大吉。

因此,李堅明認為,只要企業願意提出自願減量計畫,經環境部認可並執行完成,就應給予免徵碳費獎勵,若仍收錢,「廠商等於是繳交兩個成本」。他強調,「企業能減去10%排碳,就已經是幫國家減量目標推進10單位」。

同時,政府應允許企業去國際碳權交易市場購買碳權抵減碳費,且比例應至少30%、40%。李堅明直言,買碳權不是罪惡、漂綠、逃避責任,國內應用健康心態看待碳權交易,而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製造業減碳壓力之大,須靈活及多元化減碳工具,「更別說台積電一年碳排1,000萬噸,(碳權)全部給他收購都不夠」,因此一定要開放國際碳權,「這也是在發揮台灣的影響力,到全世界幫忙減碳」。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德國碳費逐年提高 要讓人民排碳有感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