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赫若的郊野走路
我嘗試在潭子進行一趟人文旅行,主題是小說家呂赫若的家園走路。
文/劉克襄
1942年5月,太平洋戰爭如火如荼時,他因身體健康欠佳,搭乘「富士丸」返台,多數時間在潭子待職,或者前往台中中央書局等地。探訪朋友,或尋找工作機會。
弱冠之時,呂赫若完成日文小說〈牛車〉(1935)在《文學評論》發表,得到大獎。求學時,又善於聲樂歌劇,因而被譽為台灣第一才子。但值此非常時期,謀職還是不易。
回台灣時,他已28歲。那天是8月8日,天氣炎熱,他跟三個朋友約好,從潭子庄老家校栗林出發,做了一趟郊野旅行。
此趟走路經過的地點,依序有茄荎角、聚興、刀石坑等地。他們先越過旱溪,跨過八寶圳支流。接下沿著聚興山(535公尺)山腳,順道探訪東邊山谷裡的山村。再由豐興路二段,走進下南坑。
此路現為通往新田登山步道的主道,可登主峰聚興山。他們沒有登頂,而是逆時鐘,循外車埕和烏牛欄等地,再回到校栗林。繞行距離,少說有20公里。
這些山村,縱算當地人都不一定熟悉。若按現今地圖核對,逐一圈出走過的路線。以登山術語綜觀之,合該是一次O型縱走,大抵是海拔200、300公尺的鄉野漫遊。
呂赫若在日記裡提到,許久未有這樣的長途健行,加上炎炎夏日,走得有些疲憊。
僅僅只有些許心情的文字描述和經過地點,不到百字,我何以要如此嘮叨地長篇大論。主因還是跟得獎的小說〈牛車〉有關。
此趟旅行,有些郊野景觀,隱隱呼應了小說裡的場景,或者遙映著這位小說家生長的環境。
從潭子車站出發,一出來便是市場。在小說裡,他提到了,「市場傳來喧鬧聲。山裡的人、鄉下的農夫等大聲叫罵。鳳梨、李子、筍、蔬菜、木柴⋯⋯氾濫地排列在市場的入口」。
如今傳統市場的風貌依舊,但移工特別多,因而擺攤裡,還出現了南洋食物。我們走到茄荎角和聚興的山區,依舊可看到市場上擺出的物產。
小說裡,主角駕著黃牛車,想要運送兩種大宗物資,甘蔗和稻米。昔時不只周遭郊野,連潭子車站附近便有此兩種物產。但哪一種應該大量栽種,不論日治或國府時期,主政者一直有兩造的意見。直到70年代,甘蔗產業才逐漸式微。
如今走在鄉間小路,旱溪兩岸最常看到的是馬鈴薯。這一作物,戰後開始大量栽種,產量間有起伏,如今仍是潭子一帶的重要作物。每年冬天,水稻第三期,農家便以馬鈴薯輪作取代,以興地利。
刀石坑附近,以綠竹林為大宗,日治時代便有,但當時規模不大。如今面積約莫大安森林公園的10倍,可惜聲名不若北台灣幾處產筍地點。此間雖有麻竹,竹筍產量也不如南邊的太平。
呂赫若走訪的下南坑,在聚興山後的山谷,過去當以李子、荔枝和相思樹柴為主。如今山坡多柑橘、柚子和柿子等果物,唯數量和面積都無法跟其他地方相比。
走過此間山區,讀小說時更能嗅聞到濃濃的鄉野風味,甚而體會貧窮之於主角的壓力。自動車時代來了,傳統載運稻米的黃牛車,無法走在新鋪的馬路上,水車輾米再也敵不過輾米廠。這些景物的轉變,我們都能在現今的巨大改變裡逐一明白。但偏鄉就算感受到了,也不能隨即面對。
不變的是八寶圳依舊緩緩流過。今冬雨水豐沛,水利會應該不會限水,一二期稻作可以如時,馬鈴薯也能趕在冬季時繼續栽種。而山上的綠竹筍,因為連著冬雨好幾日,不用煩惱長不出新筍。
不管山上的綠竹筍或山下的馬鈴薯,都需要人力。我在田裡遇見的,多為外籍移工。連市場小攤都有他們的生活風物,恐怕是呂赫若當時難以想像的生活風景。
話說回頭,豐興路二段即昔時保甲路,如今是某段新田山步道。有一年,我跟共行的市府官員建議,呂赫若何妨可作為一個重要元素,在此聊聊其散步和小說的風景,當可作為此間健行的特色。
但他官職太小,或也可能對此毫無感覺,因而便不了了之。我只好繼續一個人的「牛車」情境。期待他日,有心的官員願意撐起一支小小的文化雨傘。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