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倦YouTube演算法 他開平台遷徙第一槍
擁有45萬訂閱者的「好和弦」創立者官大為說,原來拍廢片還可以賺比較多,「這種商業模式我不喜歡,誰突然爆紅誰又突然下來,不是因為本事,而是YouTube的演算法」。
文/趙靜瑜 (中央社記者) 圖/裴 禎 (中央社記者)
那是一部他在學校演奏會上彈琴的影片,上傳到YouTube後,被偵測到那可能是20世紀加拿大鋼琴家顧爾德的音樂,給了黃標(警告),擁有45萬訂閱者的「好和弦」創立者官大為講到這裡,笑容收了起來。
不合理的版權宣告 YouTube放任不作為
「那就是一個自動化的程式,來偵測是否違法使用音樂,但那活生生是我彈的音樂,硬要說是顧爾德某一張專輯的樂曲,然後唱片公司就可以分到影片點閱率帶來的利潤。」
可以申訴嗎?
「可以申訴,但會先收到一長串的權利義務合約說明,如果你還是決定要申訴,YouTube會把你的申訴交給版權宣告公司,讓他們來決定我是不是違法,如果最後被認定侵權,YouTube帳號會受到處分。」
官大為說,這不但不合理,荒謬而且可笑,「這規則就像你今天去某某拍賣買一個東西,然後你覺得你收到的是假貨,向某某拍賣申訴說這是假貨。某某拍賣的回覆是,他會問問看賣家這是不是假貨,如果賣家說不是的話,我就要被懲罰,這個規定毫無邏輯」。
經過漫長的處理流程,事件最後平安落幕,但對一個已經在網路上上傳影片超過13年的使用者來說,官大為隱隱覺得不對勁。
但這只是他拍攝「我要『慢慢』離開YouTube了,你也應該跟我一起走∼」影片的原因之一。
去年美國大選,部分川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山莊後引發暴動,具有廣大影響力的社群平台包括推特、臉書、Instagram都宣布暫停川普的社交帳號。YouTube與臉書直接封鎖川普,原因是違反平台禁止煽動暴力的政策。YouTube也表示將下架關於國會山莊暴動的虛假訊息影片。
官大為說,這個行為太誇張,YouTube給的理由其實很模糊,說穿了就是川普講的話有人不愛聽,我開始覺得可怕,連川普這麼大,有錢有勢,最大、最有錢的人,都可以被消失,那大家憑甚麼覺得我們這些小小人物隨時可以很安全?
廣告與推薦演算法 扼殺優質創作內容
除此之外,YouTube對於創作者也愈來愈不友善,「YouTube太偏好廢片,我自己就有親身例子」。官大為拍攝了兩疊硬幣放在桌上,用單手把兩疊銅板變成一疊的「洗錢」影片,「我大概拍了30分鐘,很快就拍好,現在有將近10萬點擊」。
但官大為很用心製作的「怎麼打爵士鼓」點閱率卻極差,「這讓我很挫折」。官大為說,原來拍廢片還可以賺比較多,廣告會增加,「這種商業模式我不喜歡,誰突然爆紅誰又突然下來,不是因為本事,而是YouTube的演算法」。
於是,官大為拍攝了「我要『慢慢』離開YouTube了,你也應該跟我一起走∼」影片,引爆百靈果、志祺七七等YouTuber接連討論,開了國內YouTuber板塊平台挪移的第一槍,也打開未來各種新社群平台的替代可能性。
五歲開始學音樂的官大為是知名鋼琴家魏樂富、葉綠娜的愛徒,開獨奏會,習琴,也教學生,從小就有「宅」個性的他也喜歡駕馭電腦,寫部落格,那些文章的積累到了影片時代,就成了「好和弦」前身。至今官大為仍維持一週出一到兩部影片,希望傳遞各類音樂常識與知識。
對創作者來說,內容就是一切,但大部分的YouTuber商業模式建立在社群、媒體,其實非常危險。官大為說規則不透明,也沒辦法掌控,「你跟觀眾所有的互動,跟你現在所有的連結都是平台許可,你必須要依賴它,它不給你自由」。
官大為認為,YouTube的推薦系統、言論自由、版權審查、廣告政策等等,對想用心創作的人愈來愈不友善;各種腥羶色的內容、攀附名人、直接把別人的影片、音樂、樂譜作品整碗搬過來蹭流量的影片,可以自動被推薦到首頁得到超多觀看,這讓官大為想起以前的網路。
「以前沒有這種大社群,相對自由,那個部落格年代,可以直接訂閱你喜歡的部落格,只要發新文,就看得到。」官大為說,現在是你發文想要被看見,就得付錢。這種現象約莫已經出現10年之久,「差不多該有新的工具出現」。
去中心化無廣告的LBRY 下一波機會所在
區塊鏈技術的日發成熟,可能是下一波的開始。
官大為認為,區塊鏈不是因為加密很厲害,而是它是一個完全公開的資料,因為資料散落各處,沒有人有權力擅自擅改,「只要有任何人任意改動,密碼就會不對,大家就會知道這是被竄改過的」。現在則有人用區塊鏈技術做出了影音分享平台如LBRY。
官大為認為,LBRY不會有因為廣告而產生的問題,因為LBRY的通訊協定本身完全沒有廣告系統。那沒有廣告的話,創作者要怎麼賺錢?官大為表示,YouTube在影片前面、中間、後面插的廣告來賺錢是「最糟糕的方式」,一來沒有人喜歡看,二來YouTube會抽掉廣告收入的45%,真正給創作者帶來的錢也非常少。
「我自己還是在教學生,其實包括直接跟廠商談業配,經營會員訂閱制度,自己推出商品或是線下實體活動包括演出、演講、出書、活動、實體課程、顧問等等都是有收入的方式,這都可以讓創作者將金流掌握在自己手中。」官大為已經慢慢將影片同步在L BRY上面,或許慢,但卻是方向。雖然在YouTube有40多萬粉絲,「但不代表這些粉絲全都可以看見我發的新影片,這真的只是一個數字,充其量證明你在YouTube已經存在很久」。
官大為說,他很感謝YouTube這個平台,「沒有YouTube真的就不會有現在的好和弦」。但是身為一個從2007年就開始上傳影片,使用YouTube已經13年的創作者而言,「我希望呼籲創作者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對於YouTube來說,創作者只是他們巨大機器的一個齒輪而已,他們有你沒有你都沒有差,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自己」。
數位板塊挪移不會停止 不進化就準備被取代
數位平台板塊的挪移,隨時都可能發生,而且不會停止。官大為說,「就像傳統電視主動提供頻道讓你選擇,這就是中心化,但當時代進步到大家可以自己選擇自己想看的節目,如果電視台再不進化,就是會被取代」。
歷史會重演,官大為觀察,過去有無名小站、有光碟、有百科全書,「對,這些在當時都是很大的東西,現在都沒有了,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怪獸總會有被驅趕的一天」。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