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1年4月
離開歐盟的英國要何去何從?首相強生3月16日提出新的外交政策,指明英國的出路—拓展在亞洲的影響力。英國的積極作為還包括與日本、新加坡分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全球中央2021年4月

電動車就像智慧手機 鴻海布局造車軟硬兼施

2021/4/15 14:3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一般人總認為鴻海是蘋果手機的主要代工組裝夥伴,其實鴻海在代工iPhone之前,就跨入汽車零配件領域,「造車」才是鴻海情有獨鍾的「藍海」。

文/鍾榮峰 (中央社記者)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2002年時宣示布局6C大方向,汽車(Car)就是其一;從2005年開始,鴻海集團積極開發車用線束、車用面板、連接器、電池材料、鋁加工技術、汽車伺服器系統控制等車用關鍵零配件。

特斯拉掀起電動車浪潮 引領鴻海新契機

迄今,鴻海集團已切入歐洲BMW、Mercedes-Benz、奧迪(Audi)等品牌車廠車用顯示螢幕、以及北美通用(GM)、福特(Ford)車用顯示螢幕,鴻海集團也打進BMW智慧鑰匙供應鏈。

但是傳統品牌車廠「家大業大」,供應鏈生態系相對封閉,一般廠商要打進品牌車廠和供應鏈體系,門檻相對高;在資通訊領域擁有數十年工程製造經驗和人才的鴻海集團,「造車夢」從未止息。2009年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開始風生水起大掀浪潮,帶給鴻海集團另一嶄新契機。

郭台銘今年1月透露,特斯拉第一台電動車是在台灣組裝。他之前也提到,鴻海集團從2009年開始與特斯拉做生意;他個人投資的面板廠群創,從2009年起供應車用面板給特斯拉。目前鴻海集團已供應上百種零配件給特斯拉。

台灣車用零配件廠商一直是特斯拉重要的供應鏈夥伴,鴻海集團從一開始就沒有缺席,不僅早先切入特斯拉供應鏈,在郭台銘領軍下,鴻海也很早在中國電動車市場插旗。

布局電動車市場 與馬斯克不謀而合

整體觀察,郭台銘領軍鴻海集團切入特斯拉和中國電動車市場,與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Musk)在全球的布局不謀而合,也就是製造「市場在地化」。

郭台銘說,特斯拉不僅在美國和中國上海廠區設廠,歐洲廠區也積極興建中,讓特斯拉的組裝代工廠區緊靠市場。

郭台銘點出發展電動車的先決條件「要靠近市場」,因為「市場決定產品的未來」,而全球三大汽車市場「就在美國、中國和歐盟」。

2019年6月郭台銘將董事長一職交棒給劉揚偉,電動車更被視為未來集團脫胎換骨、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目標產業。

2019年裕隆集團對華創車電進行精實方案,劉揚偉認為華創車電吸納台灣優秀的汽車產業專業人才,不能就地解散,他積極與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洽商,開啟鴻海與裕隆合作的契機。

劉揚偉宣示到2025年鴻海集團在全球電動車市占率目標要達到10%;電動車將是鴻海集團毛利率從今年的7%提升到2025年10%的關鍵。

鴻海攻電動車B2B平台 客戶鎖定品牌車廠

去年10月鴻海集團積極推動的MIH電動車聯盟,扮演關鍵角色;鴻海與裕隆去年11月合資設立的鴻華先進,是鴻海集團推動MIH聯盟和電動車產業的核心團隊。

到今年2月底,MIH電動車聯盟已有超過800家全球廠商參與,大廠更包括亞馬遜網路服務AWS、微軟、聯發科、高通、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羅姆(ROHM)、寧德時代等。MIH聯盟已進入造車工程,預估第四季將有一款電動巴士以及兩款乘用車車款發表。

對於MIH聯盟,郭台銘高度期待,2月底他給MIH聯盟執行長鄭顯聰一本書,書內的題字就寫到「模具是工業之母,汽車是工業之父」,可見一斑。

鴻海拚電動車轉型的優勢,劉揚偉點出「資通訊」是鴻海的強項。他分析電動車整合軟體和硬體,「硬體需要開模」,鴻海集團從資通訊產業切入電動車領域,「有垂直整合供應鏈的管理實力」,此外,鴻海也有過去40年來累積深厚的工程能力和人才。

鄭顯聰說,鴻海的造車概念是「新手機放在移動平台」,未來電動車就像現在的智慧型手機,「是另一種新的生活工具」,這個理念是超前的。

主導MIH軟體平台的鴻海技術長魏國章指出,「未來電動車是軟體定義的開放生態」,「就像智慧型手機的Android系統」,這將改變傳統的汽車產業生態。

對於發展電動車平台的商業模式,劉揚偉已有定見,他指出在電動車領域,鴻海集團不是造整車,而是透過提供電動車軟硬體平台,發展電動車B2B(Business to Business)事業,透過MIH平台,鴻海集團更要掌握「出海口」,也就是跟電動車品牌車廠合作。

加速合作新創品牌 長期鎖定Apple Car供應鏈

因此,鴻海集團加速與電動車新創品牌車廠的合作腳步,除了去年與飛雅特克萊斯勒(FCA)和裕隆合作浮上檯面,今年短短三個月內,鴻海集團已與中國拜騰汽車和吉利集團、美國電動車與行動方案解決公司Fisker等簽署合作項目,就是鴻海掌握「出海口」的具體表現。

透過MIH聯盟,鴻海集團有「打群架」的決心,要重新定義電動車,發揮自己以往累積的優勢,並且達到轉型升級的目標,長遠規劃更鎖定打進蘋果的Apple Car供應鏈。

市場預期鴻海集團有機會在Apple Car的車身底盤、零配件和次系統這三大項目,扮演關鍵角色,未來鴻海集團能否在電動車領域有更多開花結果的實績,各界高度期待。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美國新亞太戰略成形 直球對決中國挑戰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