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1年2月
義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空無一人,美國加州迪士尼樂園歡笑聲不再,昔日印加帝國都城庫斯科流著掙扎苦撐的眼淚,這些是2020年全球觀光業在新冠肺炎肆虐下的真實寫照。
全球中央2021年2月

川粉大鬧國會 取消文化風暴直撲川普

2021/1/29 14:5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川普遭指控煽動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除政治面衝擊外,影響最大的當屬社交媒體的封殺,而推特刪除川普的帳號,對擁有超過8,800萬名跟隨者的川普殺傷力道尤為巨大。

文/林沂鋒 (中央社副主任編譯)

2021年1月上旬,美國總統川普支持者硬闖國會大廈事件撼動全世界,反撲力道也紛至沓來。除了國會第二度彈劾川普外,臉書與Instagram將川普的帳號停權,推特更刪除川普帳號;川普高爾夫球場主辦2022年PGA錦標賽資格遭取消;紐約市將考慮中止與川普集團所有合同。

川普的兒子艾瑞克川普為爸爸喊冤,強調他的父親是「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的受害者。連權傾一時的美國總統也感受到取消文化的震撼。

社群媒體「說了算」 川普臉書推特遭停權

網路新名詞「取消文化」到底是什麼?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定義,取消文化指的是一種抵制行為,尤其是在網上發起的抵制行為。

社群媒體上常見某人(通常是知名人物)或某家(知名)企業因為說了或做了一些令人反感或不能接受的言論或行為,然後就被各種輿論抵制,其工作機會、商業代言、企業贊助,甚至網路影響力「全被取消」。

川普就是最好的例子。他遭指控煽動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除政治面衝擊外,影響最大的當屬主流社交媒體的封殺。臉書及推特以避免「煽動暴力的風險」為由,叫停川普帳號,而推特刪除川普的帳號,對擁有超過8,800萬名跟隨者的他殺傷力道尤為巨大。

和川普在許多議題上不對盤的德國總理梅克爾透過發言人聲援川普:「言論自由的根本權利,是具基本重要性的根本權利。

這項根本權利可以被干涉,但要透過法律,並且在立法機關界定的框架內干涉,而非由社群媒體平台的管理階層來決定。」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也批評推特根據「情感和個人政治偏好」,做出這種「令人無法接受的審查制行為」。

推特執行長杜錫(Jack Dorsey)出面滅火表示,禁止川普使用推特是「正確的決定」,但也坦言這項禁令樹立危險的先例。這場風波仍未止息,但「取消文化」的衝擊力道與反噬效應都可以在這次事件中看出來。

取消文化無遠弗屆 名人逆風發文也受害

看完西方世界的風風雨雨,回頭看看台灣,藝人羅志祥和周揚青分手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許多藝人、網紅和名嘴都發表看法。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在臉書「逆風」發文認為「訴諸網路公審的情愛報復,不該被津津樂道」,更說「不要等孩子成為恐怖情人,再來抱怨教育少了什麼」,遭到網友砲轟,認為她在暗指周揚青是恐怖情人,更有網紅大爆鄧惠文過去的八卦,讓鄧惠文不得不關閉臉書止血。

福灣巧克力性騷事件也是取消文化的案例之一,福灣巧克力是名符其實的台灣巧克力品牌,不只使用來自屏東的可可豆為原料,更從源頭就與在地可可農合作,並在2018到2019年一口氣奪下世界巧克力大賽(ICA)五金二銀一銅,讓台灣巧克力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但福灣前董事長近日遭爆在2015年涉及性騷擾女實習生被判刑六個月,頓時抵制、下架聲浪四起,福灣一夕之間光芒盡失。

聯名信控取消文化危害 黑人穆斯林女作家反擊

美國《哈潑斯月刊》2020年7月初發表〈關於公義與公開辯論的一封信〉,文中強調,社會中充斥著對於反對觀點的絲毫不容、公開羞辱對手的熱潮、將對方逐出社會的手段、將複雜的政策議題化解成盲目道德信仰的傾向。

文中呼籲:「如果我們想要反對錯誤的想法,最好的方法是公開檢驗、公開辯論、彼此說服,而非試圖讓對方噤聲或消失。我們不相信對於公義與自由,必須要做虛假的取捨。公義與自由,必須彼此互補才能存在。」

不過,加拿大作家哈吉(Sarah Hagi)在《時代》雜誌撰文,以黑人穆斯林女性身分力挺取消文化。她說,因為社群媒體,讓她這種邊緣群體能以過去不可能的方式表達自己,這也意味著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及偏執行為與言論無法像過去一樣囂張。

哈吉強調,無論是有錢人、各行各業領袖或任何「在歷史上享有特權而不受到公眾監督」的有權有勢者,由於無法適應這種文化轉變,於是將取消文化等詞彙當作擋箭牌,藉此讓外界的批評失去正當性。

以正義為名的制裁? 界線拿捏不可不慎

對於遠在台灣的我們來說,民主社會最可貴的地方,就是對各種言論秉持多元開放的態度,並且在理性溝通的前提下,互相辯論彼此的想法,讓真理愈辯愈明,但在取消文化盛行的時代,這個最可貴的價值,會不會有消失的危機?

換個角度想,難道那些仇恨、歧視、充滿偏見的言論與意見,可以有言論自由嗎?可以在公共領域表達嗎?造成的傷害、掀起的仇恨,都可以打著理性溝通的大旗逃避嗎?取消文化原本是針對有權力者,使其負起言論或行為責任,如同「鄉民正義」,確實也矯正與提醒語言背後隱藏的偏見與權力關係。

取消文化是否合理,就如同言論自由的邊界這個當代難題一樣。正義和多元是大家要追求的,但需要合理管制,例如歧視性、仇恨性言論就不應該。不過,言論界線與尺度的細節到底如何拿捏,恐怕是需要不斷思考及討論的。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退訂成為一種威脅 網紅找回初心無所畏懼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