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漢學獎狄百瑞 倡文明對話
唐獎漢學系列報導3(中央社記者張聲肇、陳至中台北20日電)與杭亭頓「文明衝突」論大異其趣,研究中國儒家思想、主張不同文明互相對話的美國學者狄百瑞,今天獲得2016年唐獎漢學獎殊榮。
唐獎基金會今天宣布第二屆漢學獎得主,高齡96的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近年來專注中西文明的比較和互補,2004年出版「高尚與文明」(Nobility and Civility: Asian Ideals of Leadership and the Common Good),強調僅以西方觀點看待或引導世界文明的走向,不符多元文化主義流行的當今之世。
狄百瑞在書中指出,亞洲各國各有源遠流長的獨立傳統,不會走上西方所希望的道路。他認為儒家和印度傅統具有極大的活力,也懷抱多元開放的文化胸襟,不同的文化傳統間需要溝通、對話,努力於異中求同,方能彰顯人權和公民社會的慣值,解決世界面臨的各種危機。
而「克己復禮」、「理一分殊」的儒家教誨,在今日依然適用,1953年發表「新儒學的重估」(A Reappraisal of Neo-Confucianism)文章開始,狄百瑞就成為美國倡導新儒學研究的領軍人物。
他在1988年出版「東亞文明:五個階段的對話」,分析東亞不同文明的開展與交流,也建議東西文化對話,謀求不同文明之間的溝通交流。要解決世界亂局,他認為捨此別無良方,這也是他為學的目標與理想。
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許多學生與學者都受惠於狄百瑞教授出版的「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一書。他除將中國傅統經典和文明的基本圖像完整呈現於英語世界的讀者前,還主持哥倫比亞大學的東方經典翻譯計劃,為美國的亞洲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
此外,狄百瑞也廣邀學者交換意見,切磋有關新儒家的見解,引領東、西方學術的焦點和潮流,唐獎基金會稱之「為當世儒家與世界的橋樑,值得學界推崇,更值得世人引為表率。」
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德威表示,狄百瑞認為在目前國際快速交流的情況下,儒學推動不只在於對中國傳統思想的批判和反思,而是提出西方各種人文領域所欠缺的、可對話的空間。他將東西對話拓展到全球對話,成為在新世紀「全球化」下,帶動儒學重新思考的領導人物。
今年的唐獎頒獎典禮預定9月25日舉行,年事已高的狄迪百瑞教授可能無法親自來台領獎。漢學獎獎金新台幣4000萬元,另有1000萬元研究補助。1050620
※你可能還想看:
狄百瑞作學問態度嚴謹 論文一修40年
獨排眾議 狄百瑞主張儒學非現代化阻礙
- 2017/10/12 14:45
- 2016/06/20 12:03
- 2016/06/20 12:01
- 唐獎漢學獎狄百瑞 倡文明對話2016/06/20 11:05
- 2016/06/20 10:42
- 2016/06/20 10: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