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裡的遠方

發稿時間:2024/07/05
島嶼裡的遠方:探索台灣中級山,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
島嶼裡的遠方:探索台灣中級山,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
作者|崔祖錫
出版社|行路出版
出版日期|2024/07/03

你必定知道彷彿能與日月星辰比肩的高山百岳,也應該知道最貼近我們生活的郊山,然而,介於高山與郊山之間還有一種「中級山」,那裡森林蓊鬱、雲霧縹緲、生態資源豐富,號稱「台灣最後的祕境」,是許多山行之人嚮往,卻最難企及之地。

中級山,指的是海拔1000至3000公尺之間的山域,同時包含此山域間低於1000公尺的溪谷區域。在台灣的山岳類型中,中級山屬於起降最劇烈的地方,此外,山體稜脈巨大、高低落差極大、山體獨立,也都屬於其特色。氣候上,則包含了溫帶與霧林帶,擁有比高山更豐富的森林生態,甚至最高的樹木都是生長在這個山域。

這本書是崔祖錫多年穿行山林的紀錄與研究,長達30年的踏查,讓他累積了數量龐大的照片與資料,他將台灣中級山分成12個山區,從山系、水文以及歷史切入,並親自繪製12張山區地圖,為讀者建構出得以橫向、縱向觀覽台灣山林系譜與歷史的地圖。

內容節錄

《島嶼裡的遠方:探索台灣中級山,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

作者序 為台灣中級山寫一本書/崔祖錫

  我一向喜歡沒什麼人爬的山,喜歡那種被重重荒野包圍,似乎遠遠被現代化文明拋棄的感覺……

  如同一般接觸登山的人一樣,年輕時的我,一開始也瘋狂且熱愛攀登百岳。台灣高山吸引我的,除了雄壯的山容、遼闊的視野,可能還有那個年代的高山所特有的空曠氛圍。隨著百岳數量迅速的累積,大概在爬完號稱難度最高的南三段,擁有了四、 五十座百岳後,高山縱走對我而言,變得像是一種例行公事。對於正值活力充沛的年輕人,的確少了點刺激與挑戰。

  當時登山社團都是以鄰近的中級山作為平日的訓練場。在那個年代,那些北橫山區的中級山,可不像現在都有清晰的路徑,就連走通那結鳥嘴這樣現在已

  經很步道化的稜線,都算得上是探勘出新路線的創舉。有位升上研究所,在台大登山社接觸到探勘中級山技術的學長,也常常帶給我們這些大學部同學不同的技術、觀念和新的視野。不過,當時對我而言,中級山仍是不高不低、林木森森又潮濕、螞蝗多兼路跡不清,純粹用來訓練登山能力的場域而已。

  直到我偶然翻起大一就團購回來、放置一年從未看過的初版《丹大札記》,我的山岳世界從此開始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那些以前只是單純好奇,從未深究的廣大中級山域,竟有這麼多蠻荒、未知、充滿驚喜、生意盎然……幾乎可以說是最具台灣特色的美景與祕境,也藏有這麼多過往山林子民生活與殖民統治的隱密往事……在某種意義上,這裡有著更接近我喜歡的那種遠離文明的荒野特質。最重要的是,有這麼一群人,在探索這片最具台灣山林特色,卻長期被忽視的山林裡,創造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與回憶。

擁有世界及景觀的針山大岩壁與南二子北峰,隔著深切的安來溪峽谷,屬於台灣中級山。(圖片提供/崔祖錫)
擁有世界及景觀的針山大岩壁與南二子北峰,隔著深切的安來溪峽谷,屬於台灣中級山。(圖片提供/崔祖錫)

  在那個沒有GPS,只靠紙本地圖,連找資料都要親自出馬去其他社團借資料影印,或得想辦法找到前輩詢問,或翻閱舊地圖與文獻,甚至直接到當地問路、硬著頭皮探索的年代,台灣中級山域的自然環境與現在可是大不相同,但就好像大航海時代的新大陸,或是其他未知的海洋版圖與島嶼一樣,對於那個少不經事的懵懂青年,探勘中級山就好像成為全部的宇宙,而我們的確也在那時那地創造了獨屬自己的難忘回憶,與那些自以為是的成果。

  多年後,我已成為一個不太積極、號稱從事登山寫作與教育工作的中年大叔。而台灣山岳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在經歷了三十年的時光後,也有了巨大的變化。儘管原始況味依舊,但可說已經沒有全然陌生的大片中級山區。山區地貌、動植物生態都產生了巨大變化;狩獵文化改變、各地原民陸續返鄉尋根;更多祕境與史蹟被細緻地探索出來,許多曾經的探勘級路線也轉變成為經典的登山路線,然而,那些山裡的遺跡也緩慢而持續的傾頹崩毀……如今無論業餘或學術領域,皆是能人輩出,而在面對這片號稱「台灣最後的祕境」時,在生態、人文歷史或其他研究領域,都已有比以前多上許多的了解。

  雖然我在中級山活動的年分夠長,但絕不是探勘中級山領域裡最頂尖且爬最多的人;在文史研究與遺跡踏查上,也都只能追隨那些學術大大與積極探勘者的腳步,後知後覺;甚至在自己的研究所專業 (森林所),也是半路出家,僅算是懂些皮毛的解說者。但這麼多年過去,始終沒有一本專門為中級山做出廣泛介紹的書籍出現。

  距離上一本獨力完成的書已經超過十年,這段時間以來,在各出版界熱情邀約,累積了不算少的攝影作品等前提下,歷經數年拖沓與折磨,終於在這個書本已經不再是那麼主要知識媒介的年代,略盡棉薄之力的為中級山寫出了一本書。也許內容還是不夠全面或深入,也許錯誤疏漏仍舊不少,也許我本就不是最有資格寫這本書的人。但期許藉由這本書的開始,能讓更多人開始認識、接觸這片可說最具「台灣本質」的山林。

  儘管距離完美甚遠,寫完這本書還是相當耗時費力。感謝小P教導我GIS地理資訊系統、阿慶教我AI繪圖工具,得以完成複雜的十二大區地圖的繪製。感謝一路以來陪著我探勘的戰友小曾、馬修、金台、小麥等等,還有過往曾一起構築探勘夢的登山社夥伴、十年來陪我踏查的文山社大中級山學員。沒有你們,我無法到達這麼多夢想中的天堂。

  感謝各路前輩、自然生態與文史探勘者與研究者提供的資料,無論你知不知道影響了我,都讓台灣中級山背後的故事更加立體與深入。此外,感謝Peggy、阿超、曼儀與台邦•撒沙勒老師忍受本書淺薄的寫作,願意幫此書審訂。

  感謝始祖鳥心恬長期支援各種登山裝備,感謝相關單位如高見社區發展協會,我的原住民朋友力昌、小薇、董哥等人,在原民文化上各方面的協助。當然要感謝很有耐心等我,相信我且長期容忍我任性的本書副總編輯韋毅,與非常辛苦的美術設計彥宏,我們最終還是把這本很難搞的書熬了出來。最後,感謝家人與周圍的朋友,還有其他不及寫進來的人,長期給予讓我足夠任性的環境,做個懶散的自己。

  有一天,如果有人因為看了這本書,在台灣某處罕為人知的荒野、在險巇崩壁上、在巨岩峽谷的奔流中,或在濃密雲霧的荒莽之下,或在傾頹到幾不可辨的前人遺跡旁,霎時體驗到與自然共振的狂喜──就像我曾經有過的那樣──也許寫這本書的這麼多憂慮與辛苦,也堪告慰。

台灣中級山玉里山一帶的台灣杜鵑苔蘚森林。(圖片提供/崔祖錫)
台灣中級山玉里山一帶的台灣杜鵑苔蘚森林。(圖片提供/崔祖錫)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