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向田邦子離世前最後的四則短篇小說,皆於看似平靜無波的生活中有著出人意表的轉折;收錄字字珠璣的散文,有前往肯亞、吳哥窟的旅遊記事,在放肆度日中懷念家人的羈絆,值得紀念的工作經歷、令人感佩的職場前輩,也有從日常小事中心神領會的待人接物、昭和年代的記憶與情懷。
內容節錄
《男時女時(日本國民作家向田邦子離世前最後小說×散文珠玉集)》
君子慎獨
記得我離開父母,自己一個人搬到公寓去住,大概是在三十三歲那年。
那時我剛剛辭掉出版社的工作,開始從事電視劇、廣播劇的劇本創作。因為電話放在家中的起居室,我接到電視台或廣播電台的電話,向他們說明劇情時,就不得不在家人面前說出肉體關係啦、接吻啦、懷孕啦⋯⋯之類的字眼。這讓我非常尷尬,一心只盼著早點離開家,自己一個人住到外面去,所以當時等於是跟父親鬧翻的狀態下離家出走的,不過老實說,記得自己從家裡搬出來的時候,心裡其實是滿興奮的。
我用自己的存款租了公寓,購置了一些家具,然而,等我搬進新家之後,卻突然發現一件驚人的事實。
因為我發現,自己的言行舉止變得愈來愈過分了。譬如在平底鍋裡煎熟香腸之後,我乾脆就在鍋邊吃了起來;又譬如用小鍋煮好一人份的燉煮料理,我就直接把小鍋端上餐桌,不再用小碗分裝,而立刻把筷子伸進鍋去。
有時洗完了澡,剛穿好內衣褲,電話鈴就響了。我想反正也沒人會看到,便穿著內衣跑去接電話。等到掛斷電話後,又藉口天氣太熱,滿身大汗,所以又穿著內衣在家中走來走去,順便做些零零碎碎的雜務。
就連跪坐的姿勢,我知道自己現在跪也跪得不像樣了。跟在家的時候比起來,我的舉手投足,很明顯地看起來既怠惰又懶散。
因為平日裡比任何人都講規矩的父親,現在無法管教我,而且身邊再也沒有其他家人監督我了,我從前接受的家教,現在一下子全都垮台了。
儘管我十分享受眼前的自由,但心裡也很明白,這下不得了。糟了! 完蛋了。我想。
記得有一句俗語說:「滾石直直往下落。」
滾石,這個字眼雖然神氣,其中含意卻很嚇人。
河流的堤防一旦決堤,河水就嘩啦一下,全部沖刷下來,不論是河水也好,滾石也好,一旦開始往下滑落,就不知會落到哪裡去。更恐怖的是,只要下滑的衝力累積到某種程度,根本就別再指望人力能夠挽回。
一個人的教養與規矩也是一樣。
首先是從平底鍋夾起香腸來吃,接著,外面買回來的零食,也不再分裝在小碟裡,而是直接撕破口袋,當場塞進嘴裡。再接下來,抓起筷子就戳進佃煮海苔的小瓶去夾海苔,等到下次再把筷子伸進去的時候,還能看到瓶裡殘留的白色飯粒呢。
想到這兒,真是叫人毛骨悚然啊。
我覺得這已不只是教養規矩方面的問題。
而是我的精神出了差錯。
我很清楚,自己的心底存在這麼一種因素。
這也是我的毛病:只要旁人看不到,我就想幹些不可告人之事。
沒有人注意我的話,我會把紙屑丟在「禁丟垃圾」的地方。
當初曾想去考駕照,後來卻又半途而廢,我對外解釋的理由,是因為朋友死於車禍。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我深知自己的毛病:身邊沒有旁人看著的話,我肯定會開快車。
自由確實是很不錯。
自己一個人過日子,簡直爽快極了。
但同時也有個非常恐怖的隱形陷阱,正張開大嘴等我掉進去。
那就是不守規矩和自甘墮落。
自由和自甘墮落之間只有一紙之隔,兩者等於就是一體兩面,有些人甚至還把兩者混在一塊兒,以為自由跟自甘墮落是同一回事。
「君子慎獨。」
也是在那段時期,我才明白了這句話的意義。其實,這句話是早就知道的,是因為自己那時即將變成墜落的滾石,才會覺得這句話好像第一次聽到似的那麼沁人肺腑吧。
不論有沒有人看見,即使只有自己一個人,原本應該謹守的本分就應該好好遵守。
哎唷!那時我竟說了那種話!竟然幹了那種好事!
雖然沒人瞧見,也沒被任何人發現,我卻做出那種事,真叫人感到羞恥啊! 如果一個人失去了暗自臉紅的感覺,不論她穿著多麼高級的禮服,擁有多豐富的學識修養,她已經失去了做人的資格。
「君子慎獨」這句話可不是用來教訓別人的。
離家十七年的我,雖然至今仍然無法實踐這句話,但這是我用來告誡自己的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