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第23屆臺北文學獎年金大獎的《女二》,表面看似是女演員的故事,實則書寫了女性的生命歷程。
從自我面貌尚且模糊的替身起始,主角黃澄一路歷經了新人、女角、母親等各種角色,透過身分不斷轉變,每當來到生命的十字路口,她都必須做出能夠讓自己繼續抵達演員目標的那個選擇,在得到的同時,也不斷失去,生命中從來沒有真正的兩全其美。
而那些原先被放棄的,也依然長存於我們心中,成為崎嶇路上支持我們繼續負重前行的力量。
內容節錄
《女二【臺北文學獎年金大獎獲獎作品】》
到底在幹嘛,黃澄也快受不了自己了。
這樣的情緒,從王導確定接下另一部新戲開始,已經持續好一陣子。最近是籌備期,除了開會勘景見演員之外,王導一有空就帶著黃澄吃飯看電影。看完電影,他們會聊很久的天。黃澄總是滔滔不絕說出一套自己的看法──劇本轉折得如何,主角關係建立得夠不夠清楚,演員詮釋力道是否合宜。然後要是她會怎麼做──不會哭得那麼慘,要忍住就更有層次。
好想演戲。她不斷表達對演戲的渴望,以為努力就會被看見,以為期盼機會就來了。王導喜歡聽這些,因為他離這樣的熱情確實有一段距離了。而熱情跟青春對他來說是相似的東西。
然而,真正讓黃澄惱怒的不是單純沒有演戲的機會,是眼前有一個可以給她角色的導演卻沒有給她「機會」。她不能直說,給我一個角色。她希望王導可以主動提,那才代表他不但正視黃澄的需求,並且認可她的表演能力。
黃澄比以前更願意去試鏡,不怕過關斬將。某程度,她是感到有勝算的,無論是對自己的信心,還是因為有王導。
你覺得我要不要去讀研究所?黃澄問。
什麼研究所?
跟表演戲劇相關的,我覺得這樣東學一堂、西學一堂,完全沒有體制。學的東西也無法運用在影像工作裡。
表演是做中學,經驗更重要。
我現在就是沒有機會累積經驗啊,一直浪費時間在等。
話題又被牽回來了。兩人很有默契地閉嘴。
王導把最後一塊海膽放進嘴巴裡。海膽新鮮的甜味,沖淡了一點情緒。
他知道黃澄想要什麼,不是他不願意給,而是黃澄高估了他在電視臺的影響力。他能決定的東西,比黃澄想像的少。這點他很難說出口。
好啦,本來不想跟妳說的,明天妳公司就會發妳試鏡的通告。
黃澄眼睛一亮,是這部新戲嗎?
今天新一集的劇本出來,我看到一個角色,想說應該適合妳。
我要看。黃澄抿著嘴笑,眼珠子轉來轉去的。
王導轉向黃澄,有些失笑,這樣就開心了?
幹嘛不一開始就跟我說。想讓妳覺得公司有幫妳做點事啊。
黃澄突然覺得有點不好意思,無論剛剛對王導說了什麼。
是什麼樣的角色?
男主角的初戀情人。但我先說,可能只會出現一下下。雖然是試鏡,這小角色用我推薦的人,上面應該不會有什麼意見。
黃澄的確有一點點失望,她希望是更主要的配角。但不管怎樣至少有戲演了。繼續不高興就真的不可愛了。
你覺得我像初戀情人啊?她柔聲地問。
王導摸摸她的頭說,金牌導演怎麼會拿石頭砸自己的腳。我看好妳,要有信心。不要擔心,以後我的每部戲都一定有妳的角色。
黃澄一聽,整個人都軟了下來。她把身體歪向王導,腦袋靠在他的肩上,蹺起的一條腿晃來晃去。她告訴自己,這不是她要求的,是王導自願提供給她的承諾與肯定。她要從那把椅子下面爬起來坐好,端端正正的。這才不是什麼父權,是認可,是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