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官員:反美豬進口背離科學 損台灣民主形象
(中央社記者周世惠舊金山16日專電)包括美國前國務院官員王曉岷和唐偉康及智庫學者史劍道接受中央社專訪,三人一致認為,反美豬進口的公投是把科學的問題交由政治做決定。王曉岷說,任何背離科學的決定將有損台灣民主模範生的形象。
前國務院APEC資深官員王曉岷(Robert Wang)今天在夏威夷接受中央社記者視訊專訪,他觀察,台灣人以身為「模範生」為傲,模範生(典範)的名聲對台灣而言極為重要。
他以台灣對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成功經驗為例,儘管今年5月曾短暫遭遇防疫破口,但很快又控制得宜。他肯定台灣科學防疫的成就斐然,台灣是「防疫典範」。
他強調,當一個決定背離科學時,會減損典範的形象。他鼓勵台灣人在12月18日對公投案進行投票決定時,要以科學的方式、而不是用政治的角度看待問題。
王曉岷曾於2006至2009年擔任美國在台協會(AIT)副處長,他回憶那3年沒有辦法召開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談判會議就是因為美牛議題,2012年7月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通過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牛進口,沒想到現在美豬議題又捲土重來,「這是科學的議題」。
訪談中,他幾度說「民主是台灣最引以為豪的成就和傳統」、「台灣的民主也是台灣的生存之道」。深知台灣民主奮鬥的歷史與道路,他表示,民主國家如美國也有很多問題要面對,但美國在國際上不孤立。
美國前國務院經濟商務首席副助卿唐偉康(Kurt Tong)以電子郵件受訪表示,從經濟政策專家的角度來看,符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萊克多巴胺殘留量的豬肉,對消費者是「安全、可在台灣銷售」。
唐偉康警示,若公投的結果禁止台灣進口美國豬肉,會讓其他國家認為台灣是以政治而非科學的過程制定政策,從而對台灣作為公平合理貿易夥伴的信心降低。他認為相關的變數,除了影響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候選資格,並可能對美台經濟關係帶來挫折。
「選民要慎思自己公投的一票是否可能加劇台灣的孤立」。美國企業研究所(AEI)亞洲經濟問題與趨勢研究學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s)對記者表示,無論從經濟或外交面,台灣比大多數國家更需要開放貿易。
他分析,如果這次公投通過反萊豬,台灣面臨的成本會高於大多數其他國家,並讓台灣的國際夥伴認為「商討貿易協議沒意義」,加劇台灣在國際的孤立形象。
史劍道表示,對美國萊豬進行公投是「剝奪台灣人的選擇權」。他以「台灣向美國出口塑膠製品」為例對比,假設有美國人擔心台灣塑膠製品的環保問題,那些美國人應自由表達觀點並說服他人,而非完全不讓美國人有使用台灣塑膠製品的選擇。(編輯:周永捷)11012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