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柔縉看盡官場百態 政治記者轉行寫庶民歷史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8日電)擅長爬梳台灣庶民生活史的作家陳柔縉,精準的文字與溫暖筆調,喚起許多人對老台灣的記憶與感懷,但她從小的志願竟是想當大官、做大事,直到當了記者,看盡官場百態,才轉而成為治「小史」的書寫者。
陳柔縉15日在新北市淡水區騎腳踏車時遭後方機車追撞,雖緊急送醫搶救,但相關人士表示,陳柔縉今天傷重不治,享年57歲。
陳柔縉2018年接受中央社「文化+雙週報」專訪曾表示,她不太喜歡思考那種大的歷史,那是史家的事情,「歷史是滿個人的事,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陳柔縉認為歷史應該從家族史看起,「爸爸的一輩子怎麼過?爸爸怎麼和媽媽結婚?又怎麼生下我?我又是生在什麼樣的時空?如何從鄰近的國家認識我的國家不是正常的國家?站在2018年的台北,又是面對什麼樣的未來?」
陳柔縉1964年生於雲林,台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畢業,曾任「聯合報」政治組記者、「新新聞」資深記者、專欄作家,後來秉持情境與故事才是歷史趣味核心的一貫精神,專事歷史寫作。
陳柔縉生前認為,歷史應回歸到教育的根本,人們應該大膽提問:「歷史是否可以成為一種生命教育,從歷史學習生死。」
陳柔縉在專訪中也坦言自己小時候曾經想當官、做大事,「官這回事在史書裡很大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然而現實裡又是另一番風景,醜聞多、私事得攤在陽光下;要從小官當到大官,更得走上漫漫長路」。
後來誤打誤撞當了記者,跑了幾十年政治新聞,也見過無數的官,驀然回首才發現,「生活」比起大部頭、口號式的「歷史」來得更迷人,陳柔縉於是開始關注日治時期的台灣庶民生活。
陳柔縉探究龜甲萬醬油、女人戴的胸罩、為什麼口紅會流行等庶民小事,在「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裡從300個紀念章看細膩的30年代台灣民間文化,就連她的成名代表作「總統是我家親戚」,也是從超過4000張的結婚啟事和訃聞,建構台灣統治階級家系及裙帶關係。
陳柔縉在專訪中說她喜歡從「再生活不過」的日常裡看歷史,尤其對「跑在時代前端」的素人感到好奇,說她自己可能從小就愛搞怪,但又搞怪不起來,於是只好從文字下手,透過文字對過往歷史提出疑問。(編輯:陳仁華)1101018
- 2022/03/29 17:49
- 2021/10/18 21:03
- 2021/10/18 20:45
- 陳柔縉看盡官場百態 政治記者轉行寫庶民歷史2021/10/18 19:22
- 2021/10/18 18: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