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飛彈部署格局快速改變 多國打造飛彈庫恐陷軍備競賽
(中央社首爾20日綜合外電報導)分析師說,隨著過去一度旁觀的亞太地區較小國家開始追隨中國和美國腳步,打造先進長程飛彈庫,亞洲正陷入危險的軍備競賽。
路透社一篇文章提到,中國正大量製造東風-26彈道飛彈,這種多用途武器射程可達4000公里,而美國也正研發能在太平洋地區反制中國的新武器。
其他亞太國家基於中國帶來的安全疑慮,同時希望降低對美依賴程度,也在採購或研發新的自有飛彈。
分析師、外交人員和軍方官員說,在這個10年結束前,亞洲將充斥飛得更遠更快、打擊力更強的常規飛彈,且比以往更加精密,這是近年既明確又危險的變化。
美國「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主席桑托羅(David Santoro)說:「亞洲的飛彈部署格局正在改變,而且變得很快。」
分析師說,這類武器愈來愈便宜、精準,當一些國家獲得這種武器,鄰國也不會甘於人後。飛彈既能帶來戰略利益,例如嚇阻敵人、在盟國間提升影響力,也是有利可圖的出口貨物。
桑托羅認為,目前還不確定新武器會有哪些長期影響,但不太可能平衡緊張關係、幫助維持和平。他說:「較有可能的是,飛彈擴散會助長猜忌,引發軍備競賽,讓局勢更緊繃,最終導致危機,甚至戰爭。」
路透社取得未公開的2021年軍方簡報文件,內容指出,美國印太司令部(INDOPACOM)打算「沿著第一島鏈,在生存率高的精確打擊網絡」部署新的長程武器。第一島鏈涵蓋日本、台灣及其他環繞中國與俄羅斯東岸的太平洋島嶼。
新裝備包括長程極音速武器(LRHW),能對準2775公里外的目標,以超過5倍音速的速度發射高度機動的彈頭。
印太司令部發言人告訴路透社,尚未決定在哪裡部署這些武器。目前美國在這片區域的多數盟友都不太願意承諾把長程極音速武器部署在境內,但若安置在美國關島,射程又無法觸及中國。
一名知悉日本政府想法的消息人士說,日本已有逾5萬4000名美軍駐紮,可在沖繩安置一些新的飛彈連,但美國可能必須撤離其他部隊。
此外,分析師說,允許美國部署飛彈,也勢必觸怒中國。
美國有些盟邦正充實自己的武器庫。澳洲近期宣布將在20年間花費1000億美元研發先進飛彈。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學者休布瑞吉(Michael Shoebridge)說:「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和中國議題凸顯出,在危機時期,讓關鍵項目依賴這種延伸的全球供應鏈是個錯誤,在戰時,關鍵項目就包含先進飛彈。所以,在澳洲建立生產能力是明智的戰略思維。」
日本已花費數以百萬計美元在長程空射武器上,也正研發新版「12式」(Type 12)車載反艦飛彈,預計射程可達1000公里。
在美國盟邦中,南韓的國內彈道飛彈計畫最健全,最近還得益於與美國達成協議,取消雙邊對這項計畫能力的限制。計畫中的「玄武4型」(Hyunmoo-4)飛彈有800公里射程,能觸及中國境內很大片地區。
台灣未公開宣布彈道飛彈計畫,但去年12月美國國務院同意了台灣採購美製短程彈道飛彈的要求。官員說,台灣正大規模生產武器並研發「雲峰」等巡弋飛彈,射程能及北京。
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王定宇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說,這都是為了讓台灣在中國軍力增強的情況下,相應提升防禦力。但他也強調,台灣的飛彈並不是要深入打擊中國。
一名在台北的外交消息人士說,台灣的武裝力量傳統上主要放在防衛和抵抗中國入侵,如今開始看起來更具攻擊性,「武器的攻防性質,界線愈來愈模糊」。
隨著武器擴散加速,分析師認為,最令人擔心的是那些能兼容常規和核彈頭的飛彈,中國、北韓和美國都有這種武器。
美國武器管制協會(Arms Control Association)防擴散政策主任達芬波特(Kelsey Davenport)表示:「在彈道飛彈擊中目標前,很難、甚至不可能判斷它搭載的是常規還是核彈頭。」
而當這種武器的數量增加,「(局勢)在無意間惡化為核子攻擊的風險也愈來愈高」。(譯者:曾依璇/核稿:楊昭彥)11007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