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那些追夢的人 特技馬戲在台灣

2020/5/10 11:57(5/10 13:2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文:趙靜瑜/攝影:王騰毅、王飛華/影音:賴麒元、黃大維

電影「大娛樂家」中休.傑克曼飾演的巴納姆,賭上親手打造的一切,只因他想要超越過去的自己,因為,唯有與眾不同才能改變世界。

為了組成心目中的馬戲團,巴納姆的團中歌舞唱跳,熱鬧繽紛,除了有空中飛人,他還找了暗巷內看似古怪、患隱疾,卻是活生生的人成為主角,大唱「這就是我」(This Is Me),徹底感動全球影迷,更成為超勵志歌曲。你只要不畏懼他人眼光,只要努力展現自己,只要聽從內心聲音,你就會找到自己的光。

我永遠不會讓那些三言兩語粉碎我的信心
我深深明白這裡會有我們的容身之處
為了我們的輝煌
看我霸氣登場
隨這重拍大步向前
我不怕被看見 我不用道歉
這就是我

這部電影給了外界一個籠統、神秘又奇特的馬戲印象,什麼是馬戲?馬戲是特技、雜技還是綜藝?馬戲一定要有馬嗎?跳圈、噴火、小丑丟球,或是歌舞繽紛也是馬戲?國外有馬戲,那台灣馬戲面貌又是如何?

但馬戲究竟是甚麼?馬戲工作者陳星合出版的「台灣馬戲指南」(A Little Guide Book of Circus in Taiwan)提及,「馬戲團包含多表演項目:街頭藝術、馬戲、雜耍、小丑默劇、魔術、馴獸師與動物、舞者,高空特技包含空中飛人與走鋼索、套環、單輪車等,族繁不及備載。」

看來馬戲無所不包。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顧問耿一偉說,如果有一個人轉筆轉得超厲害,他可不可以去表演馬戲,成為節目的一部分?「當然可以。」

耿一偉在布拉格音樂學院(HAMU)就讀非語言與喜劇系,主修默劇跟馬戲。他說歐洲隨著時代進步,一方面是因為動物權抬頭,一般人認為讓動物表演就是虐待,二方面也因為養動物太貴,於是「新馬戲」誕生,最有名的代表便是加拿大的太陽劇團。

太陽劇團誕生於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婁,由兩位街頭藝人創立,自我定位「馬戲藝術和街頭娛樂的戲劇性組合」。該團將馬戲表演融合完整的故事與燈光,舞台、機關布景等,一起展現於觀眾之前。太陽劇團魅力橫掃全球,組織也逐漸擴大,同時間還有多個分團以不同劇碼在各地演出。

而且,沒有動物表演。

曾在該團工作近一年的陳星合說,太陽劇團的舞台是他夢寐以求的,現在的他可以這樣下註腳,「如果打一個比喻,太陽劇團可說是馬戲界的麥當勞、星巴克,他們演出樣態非常精彩,穩定度高,就像是熱鬧、繽紛的嘉年華。」

馬戲不只是熱鬧、繽紛、嘉年華

但馬戲可不只是熱鬧、繽紛、嘉年華。陳星合說,除此之外,馬戲演員也可透過自己的表演帶給觀眾更多思考,這經常被稱為「當代馬戲」,在歐洲發展最盛,光法國就有超過13個有學位的馬戲機構,200多個跟馬戲相關組織,各自發展、發光。

「對觀眾來說,叫馬戲、特技、雜技,一點都不重要。」目前成團30年,仍持續演出的新象創作劇團團長王光華表示,馬戲或特技對觀眾來說是同一個東西,不需要細分,「你可以稱自己是馬戲、新馬戲,或當代馬戲;你也可以說自己是特技、馬戲、綜藝。重點是,自己要有自己的定位。」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團長林智偉則認為,馬戲、雜技、綜藝等等這些名詞到現在仍有爭議,「這代表大家開始關注這個產業、這個議題,希望更加釐清本質,這是好的。」

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系專任助理教授程育君表示,在校內,用的就是「特技」,「特技是一種借助道具,以技巧作主要呈現方式的表演藝術。表演者對物件的操弄具備高度駕馭能力,或肢體有著超乎常人的柔韌與控制力,呈現出高、難、險、美的技巧,又帶有娛樂性,老少咸宜,雅俗共賞。」

程育君認為,特技除以技巧為主要特徵外,藝術構思上又結合其他表演元素,使演出形式更為豐富,「特技從一開始到現在,就一直在跨界、交流、相互學習,這與西方流行的馬戲、新馬戲發展,均有所重疊。」

提到「特技」 不能不提李棠華

台灣早期有著自己的特技發展,早在日治時代戲院演出新劇之前,就會來一小段馬戲串場,炒熱氣氛。1949年國共戰爭,在上海的李棠華隨國民政府來台,戰後初期因國民政府需要發揚中華傳統文化,馬戲表演深受國家及民間重視,李棠華特技團正是其中代表,開啟了台灣特技表演的繽紛時代。

當年,李棠華馬戲團是民間重要娛樂,連當時領導人蔣經國家人生日,他都奉命前往官邸表演,政商關係豐厚。李棠華外型高大挺拔,英俊帥氣,據以前在團內工作的演員私下表示,光是太太就有4名,小孩超過10名,帶團出國,宣慰僑胞,為國爭光。

思考到培養人才,李棠華與教育部建教合作,成立了中華民俗技藝訓練中心;更進一步,教育部在復興劇校成立復興綜藝團,成員海納李棠華旗下的中華民俗技藝訓練中心學員以及復興劇校綜藝科畢業生,幾年前正名為「臺灣特技團」,隸屬於臺灣戲曲學院,持續賦予老傳統新想像。

新象創作劇團 王光華用特技助弱勢

李棠華特技團風靡一時,學生眾多,王光華是目前極少數從李棠華特技團創團出身的貼身弟子。他1990年自創新象創作劇團,擁有多年國內外舞台演出經驗。近年除了在傳統技藝傳續上多所努力,也創作馬戲兒童劇,更以馬戲為教育,協助自閉症患者學習一技之長,成立「新心劇團」,讓馬戲走向關懷社會的角色。

王光華說,過去多年,很少人正視馬戲或是特技的定義。對他來說,從過去的李棠華特技團,到現在的新象創作劇團,早就跨領域與戲曲、說唱、管樂、國樂等藝術家合作,現在的觸角更為多元,不僅創新馬戲表演領域,也開拓更寬廣的馬戲舞台空間。

「馬戲很難被定義,過去跟文化部前身文建會申請補助時,經常無法被歸類。」王光華說,過去補助類型較為單一,他們究竟是要報名傳統戲曲類,還是當代戲劇類?「有一年我報了戲曲類,那年做了歌仔戲跟特技的結合,結果被學者專家質問,『你的文化內涵是甚麼』?又說,西方馬戲都在空中飛,東方都在地上爬,言語之間褒貶立見,這可能是10多年前馬戲特技發展的迷思。」

5年級生的王光華是實作派,他坦承,學者專家的詰問讓他「無力招架」。從9歲就進入李棠華特技團,現在回想,「那時受的是洗腦式教育。」每天上課看的就是那兩行大字「宣慰海外愛國僑胞,爭取世界反共友人」,「我們是代表國家,為國爭光,再怎樣辛苦都可以,這不就是文化內涵?」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璀璨,李棠華是那個時代的七彩霓虹燈,他帶團到世界各地演出,一閃一閃亮晶晶,讓搖著中華民國反攻大陸的旗幟更加鮮明。

李棠華點子多,肩負海外宣傳工作。李棠華特技團表演節目充滿愛國色彩,變魔術時,魔術師會從口袋裡變出國旗,據說演出時還會有「匪諜」破壞器材,但每次演出的掌聲,王光華回憶,「就像是頭頂下起超級大雷雨」。當時出國不易,但身為李棠華特技團的一分子,每年去好幾個國家很正常,光是美國一年就待超過3個月,那是愛國,是榮耀。

李棠華傳授的傳統馬戲中,一些節目至今仍然傳承,經常排入臺灣特技團的各項表演中,最有名的就是椅子造型節目和大武術。

高難度倒立平衡 民眾驚呼連連

椅子造型節目當中的「椅子頂」和「排椅」,是以直線或斜角將椅子層層疊高,演員在椅子上進行高難度的倒立平衡。每一次演出椅子造型的節目,特別是椅子頂,都會聽到在場民眾驚呼不斷,獲得熱烈喝采。

大武術則是由各種人體疊羅漢變形的一套多變化節目。包含「排樓」、「龍頭」、「單推」、「大坡」和「金字塔」等,每一種都可視場地大小和人數來變換隊形。因為隊形繽紛壯闊,常在需要大排場的場合中演出,或當成節目的最後高潮。

臺灣特技團團長王動員說,臺灣特技團雖然隸屬學校,但獨立營運,除了讓戲曲學院畢業的校友持續有演出舞台外,特技團也做商演,與僑委會等單位合作,一起創造更不一樣的演出。

可能因為訓練關係,特技團團員都有一種堅持的精神,像去年跟紙風車合作卡車藝術節,當時基隆正下大雨,但開演前雨停了,演到半途又開始下。王動員問了演員,演員堅持不下來。一張桌子擺著4個大酒瓶,往上再疊7張椅子的「直上青雲」,足足5層樓高,難度大,演員一句「我可以」,節目順利完成。

「那時觀眾穿著雨衣,我看到觀眾哭的哭,拍手的拍手,結束之後,觀眾都圍過來稱讚,我真的很感動,那是觀眾給我們的力量。」

台灣唯一馬戲學校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系系主任張京嵐說,練馬戲的人,很多都是被這些掌聲所安慰。不少人進劇校或是後來的民俗技藝系,都是因為家境緣故,她自己則是8歲就進了李棠華特技團,是當時年齡最小的一位,很認命,「那時不懂哭,別人都沒有哭,我就也沒有,別人練100下,我就也練100下。」一直跟著團巡演,到後來張京嵐決定補讀學位,轉考教職,現在就在系上教導學生。

「練特技,就是要苦練,有方法,有系統都可以,只有一樣是老天爺賞飯吃,那就是軟骨功。」張京嵐說,她小時候覺得軟骨功姿態好美,她硬要學,最後還是作罷,「不順勢而為,很容易受傷,真有想學的,一定得挑過。」

臺灣戲曲學院可說是台灣唯一一間培養特技表演的學校,就業率不算低。張京嵐說,除了進入臺灣特技團之外,很多校友都自己成團,也有很多學生立志要做街頭藝人,「我有學生真的對街頭表演很熱衷,這沒有對錯,街頭表演也有做得很好的,知道自己那個塊面做得好,就會有發展。」

張京嵐說,目前學校是12年一貫制,從國小5年級開始,加上國中跟高中,共8年技術養成,再上去就是學院課程,「教育重點保留過去的馬戲訓練,從扛椅子、轉盤子到扯鈴等等都要會;到了大學,主要就是引導開放,「台灣孩子視野很開闊,有專業技術,加上結合多元的表演藝術,等於是沒有丟掉根,還可以尋找新的可能,這是台灣的優勢。」

那劣勢呢?張京嵐說,台灣市場小,希望學校培養出來的特技表演藝術人才,能有機會出去多看看,到世上其他不同國家深造,與國外馬戲學校或馬戲團交流。

獲法國馬戲節特別獎 打開學子視野

今年張京嵐帶隊前往法國參加第41屆法國明日馬戲國際藝術節(Festival Mondial du Cirque de Demain),榮獲團體表演賽特別獎,意義非凡。張京嵐說「月光下之靈獸降臨」(Lion Dance)這支作品,結合東方傳統特技「南獅」廣東獅和「北獅」北京獅,以及以台灣原住民狩獵、馴獸為靈感的高難度動作,獲得歐洲劇場經紀公司(Europeenne de Spectacles)頒發的特別獎。

張京嵐說,出國演出就是把台灣帶出去,把台灣文化帶出去,這支作品完全表現了這一點,「最近10年台灣特技正在轉型,以技巧優先的東方傳統,融合西方的馬戲文化,透過時事、情境的敘述,以及藝術意念的創造,達到表演者與觀眾內心間的共鳴。」

台灣民俗技藝的推廣,是民俗技藝系的責任,才剛接系主任第一年,張京嵐說,很希望未來可以讓更多人知道,馬戲不只是街頭表演,馬戲也可以上不同舞台,有可融合的多元性,有與其他表演藝術不同的特質,「不要讓舊思維牽絆住特技表演發展的腳步,也讓特技有機會為表演藝術注入新生命。」

王光華則說,現在時代不一樣了,馬戲除了表演技巧之外,也可以透過劇情去關懷社會。王光華說,透過馬戲這樣的表演藝術項目,只要願意付出,都有機會可以發光發熱。

「馬戲」、「特技」、「百戲」,「馬戲」、「新馬戲」、「當代馬戲」,這些名詞雖然不同,但不脫匯聚大江南北各地創意,相互交流學習而成,且透過時代讓它更加開放-馬戲,已經不只是馬戲!

(本文出自文化+雙週報第59期「不只是馬戲」,5/11出刊)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