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胃癌近90%幽門桿菌造成 抽菸吃太鹹是常見危險因子

2019/10/4 13:11(10/4 13:4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4日電)幽門桿菌是導致胃癌主因,多數人即便感染幽門桿菌,仍認為可和細菌「和平共存」,是大錯特錯的迷思。醫師及專家強調,感染幽門桿菌100%會使胃部發炎,罹胃癌風險恐高5.6倍。

根據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死因統計報告,胃癌高居國人10大癌症發生率第8名、死因第7名,每年新發個案約3700人,男性發生率是女性的2倍。

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宜家今天受訪時表示,胃癌有將近90%是幽門桿菌造成,幽門桿菌會使胃部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久而久之恐引起胃黏膜細胞異常增生演變成腫瘤;此外,抽菸、吃太鹹的食物、醃漬類食物也是常見危險因子,約占整體胃癌的10%。

李宜家說,幽門桿菌主要經糞、口傳染,多數民眾都是不小心吃下遭幽門螺旋桿菌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多數人感染後並無症狀,部分會出現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炎等症狀。

他表示,從感染幽門桿菌到演變成癌,是一段相當漫長的過程,許多人可能20至30歲就感染,直到65歲過後才冒出腫瘤,代表有很長的時間可以進行除菌治療,降低罹癌風險。

然而,臨床上多數幽門桿菌感染者都有共同迷思,認為可和細菌「和平共存」、無需治療,令醫師相當頭疼。李宜家強調,感染幽門桿菌100%會造成胃部慢性發炎,增加罹癌風險,不可輕忽。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根據研究,感染幽門桿菌者比沒有感染者罹患胃癌風險高5.6倍,台大研究也顯示,接受除菌治療至少可降低50%罹患胃癌風險。

林莉茹提醒,遠離胃癌威脅從生活做起,像是用餐前要洗手、避免吃到不乾淨的食物或飲水,少吃醃漬、煙燻、過辣、刺激食物,並且戒除菸、酒、檳榔,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此外,如果長期出現胃痛、胃脹、消化不良、食慾差等症狀應及早就醫,如果曾有胃癌家族史或其他胃病,可和醫師討論是否接受幽門桿菌檢測,儘早治療。(編輯:黃世雅)10810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