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AIT處理假消息守則 學者:尺度拿捏是難題

2019/6/3 17:12(6/3 17:2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3日電)美國在台協會(AIT)今天表示,公開澄清有時反助長謠言傳播,如評估謠言散播程度不廣,就會忽略它。學者認為,如何拿捏是否回應謠言的尺度是個難題。

美國在台協會在臉書發布影片,發言人孟雨荷表示,公開澄清有時反而助長謠言傳播,如果評估謠言散播程度不廣,通常就會忽略它,如果認為大多數人已經聽過,也對於是否為真感到困惑,就會做出回應。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世新大學資訊傳播系教授賴鼎銘受訪時表示,假消息或假新聞雖然在網路流傳,但只要大家沒興趣,很快就會沉寂,不理它是一種處理方法,如果回應反而會引發大家注意,但遇到影響重大時,相關單位一定要立即處理,否則問題可能蔓延出去,但這個尺度要如何拿捏是個難題,值得進一步研究。

至於一般民眾該如何判斷消息真假,賴鼎銘指出,這牽涉到媒體識讀,可能需要慢慢累積經驗,提高對新聞或消息的敏感度,民眾可以留意消息來源,例如一些內容農場的新聞、標題太聳動等,都應該要提高警惕性,不要輕易轉載分享。

賴鼎銘也建議,如果看到消息無法分辨真假時,可以到官方網站查詢,有些單位會有闢謠專區,另外也有民間的闢謠網站,搜尋許多社群軟體流傳的假消息案例,民眾可以透過多方比對查核來確認真偽,不要輕易轉傳假消息助長謠言傳播。(編輯:管中維)10806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