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照片首曝光 台灣團隊支援3座望遠鏡助觀測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余曉涵台北10日電)中研院參與跨國計畫,今晚發表首張黑洞影像,共8座望遠鏡參與觀測計畫,中研院除了支援運轉其中3座望遠鏡,還負責資料成像處理和黑洞模型電腦模擬。
中央研究院與科技部今天晚間舉行「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計畫」全球同步記者會,並與同樣參與跨國合作計畫的丹麥、華盛頓特區等城市進行視訊連線,會中發表EHT計畫觀測到的史上首張超大黑洞和黑洞陰影的視覺影像。
事件視界望遠鏡以獲取黑洞影像為首要目標,由8座散落各地的電波望遠鏡所組成,由於橫跨地球各處,因此形成與地球一樣大的虛擬陣列式望遠鏡,形成前所未有的解析力。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指出,參與EHT的8座望遠鏡中,其中3座由中研院支援運轉,包括在夏威夷、東亞天文台和智利的望遠鏡,中研院也是首次觀測成像的參與團隊之一,除了中研院天文所團隊的投入,也感謝科技部和中山科學研究院的支持協助,讓台灣在這個重要的科學發現中占有一席之地,也為人類知識帶來突破性發展。
EHT合作計畫共有來自世界各地200多位研究人員參與,依照不同專長類別分成多組團隊,而中研院團隊除了支援望遠鏡的運轉,還提出觀測計畫,並負責資料成像處理和黑洞模型電腦模擬。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淺田圭一表示,中研院團隊過去兩年也在北極建造格陵蘭望遠鏡,2018年加入EHT計畫的觀測,而格陵蘭望遠鏡藉由更大的鏡面和更短的波長能得到更好的解析度,預計可讓EHT計畫的解析能力最多提高至10倍,有助於以更佳的解析度獲取黑洞圖像。
科技部次長謝達斌指出,科技部自2006年起補助台灣團隊參與史上最大的陣列望遠鏡計畫,把地球當成一個巨大望遠鏡進行觀測,藉此探索早期宇宙和星系的發生與演化過程,科學界在2017年提出跨國的事件視界望遠鏡計畫,來探究黑洞真貌,樂見台灣加入這個國際最前端的科研團隊。
「事件視界望遠鏡」計畫於2017年成立,是由夏威夷的次毫米波陣列(簡稱SMA)、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簡稱ALMA)等多個無線電波望遠鏡組成的全球網路,目的在擷取第一張黑洞剪影的圖像。(編輯:張芷瑄)1080410
- 2022/05/12 22:36
- 2019/04/13 00:26
- 2019/04/11 22:26
- 黑洞照片首曝光 台灣團隊支援3座望遠鏡助觀測2019/04/10 22:20
- 2019/04/10 22:08
- 2019/04/10 21:0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