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以史為鏡 教廷當前對中政策用心良苦

2018/12/22 21:45(12/23 09:4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梵蒂岡特稿)從中梵簽署主教任命協議,到協議後3個月第一個人事案,下令兩位中國地下主教讓位給愛國主教,都可看到教宗方濟各強烈的個人意志與色彩。

9月22日中梵簽署協議後,教宗親上火線對媒體說,協議是他簽的,他負全責。教宗特使要求閩東地下主教郭希錦讓位給愛國主教詹思祿時,也強調這是教宗本人的意思,希望郭希錦為中國教會的大局犧牲。

教宗對中國如此「大膽東進」,動機引起各方揣測。同情中國地下教會一派,以香港退休樞機主教陳日君為首,他們認為教廷背棄了長期效忠教宗的地下神父與教友,背後因素頗為不堪,例如教廷國務卿是為了實現自己卓越外交官的權力私慾,或教宗的拉丁美洲背景使其具親共色彩。

為教廷辯護一派,則認為教宗替天主教在中國開啟了前所未有的契機,「梵蒂岡內部通訊」記者瓦倫特(Gianni Valente)表示,中國原本和教廷立場衝突,雙方忽能站到同一陣線,正好證明中國教會局勢有可能改變。

折衷派則相信教廷主事者的立意良善,妥協只是為了實現更宏遠目標,卻也憂心教廷玩輸中國,偏離教義落入世俗權力遊戲陷阱。耶穌會重要期刊「美國」(America)12月7日即撰文警告,中梵協議是一場豪賭。

各方都掌握了部分事實,全貌仍像霧裡看花,因為教宗方濟各經常不按牌理出牌,令人難以捉摸。

他的公眾形象是濟弱扶傾代言人,特別關心移民、難民。今年4月有信徒批評教宗過度支持移民,他立刻發表宗座勸諭,反擊批評者像只顧選票的政客,不像真信徒。6月美國總統川普執行「零容忍」非法移民政策,方濟各也跳出來痛批川普不道德。

但是中梵協議後,中國政府志在消滅地下教會,教宗對地下神父和教友的苦難,從未公開聲援。當美國、歐洲多國都出面捍衛人權,批評中國在新疆的「再教育營」,教廷也沒有置喙。

方濟各的「選擇性噤聲」不是頭一遭,去年11月底他訪問緬甸時未提受迫害的洛興雅人(Rohingya),引起輿論批評。結果12月初教宗轉往孟加拉,馬上接見一批洛興雅難民並請求他們寬恕,讓緬甸網友形容他像變色龍。

方濟各事後解釋,他在緬甸未提洛興雅,是為了維持與緬甸官方的對話。中國古代兵法有卅六計,方濟各的外交錦囊裡彷彿只有一個妙計,就是「不斷對話」,他眼中沒有不能坐下交談的對象,為了對話,沒有不能踏入的禁域。

在他25次出國訪問中,多數抱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衝勁,例如2016年,他跟俄羅斯東正教牧首相約在古巴見面,癒合基督教會千年大分裂。為替此行鋪路,教廷不但避免直接批評俄羅斯介入烏克蘭內戰,方濟各還告訴對方:「你想會面的地方我都可以去,你告知,我就動身。」

方濟各這種冒險開拓性格,來自他的耶穌會血統。他2016年接受義籍中梵專家郗士(Francesco Sisci)專訪時,說他很崇拜明清時期到中國傳教的利瑪竇和郎世寧,他還開玩笑說,郎世寧跟他一樣,身上都有「耶穌會病毒」,都相信對話會帶來開放,文明必須相互交流。

利瑪竇等傳教士也確實改變了中國。在中共官媒人民網的一篇史料研究中,作家栗月靜認為,利瑪竇的在地化策略是成功關鍵,他把耶穌會士變成中國文人般的學者,把基督教義包上西方科學糖衣,讓傳教士從起初難以融入,到後來徹底改變了原本專屬皇權的中國曆法。

在天主教歷史上,這種由內而外顛覆世俗政權的例子俯拾皆是。教宗的摯友兼智囊斯巴達洛神父(Antonio Spadaro),9月25日在耶穌會重要期刊「公教文明」撰文,提到天主教無須害怕中共的「宗教中國化」政策,就引用了基督教在羅馬帝國時期的崛起史來比喻。

基督教原本脫胎於猶太文化,西元一世紀時,它還是遭羅馬帝國慘烈迫害的異教,許多基督徒被丟到鬥獸場或燒死,殉道精神卻感動群眾,在西元313年獲承認為合法宗教,不久晉身羅馬帝國國教,之後又因大量結合希臘羅馬文化,熔鑄成孕育西方文明的基本價值。

順此邏輯,斯巴達洛樂觀認為,中共要求天主教中國化,或許反而是天主教在中國真正扎根的機會,正如前教宗本篤十六世曾說的,關鍵問題是,天主教是否有朝一日不再是中國少數人的信仰,而是形塑整個中國的力量?

天主教想在中國發揮影響力,與中國政府僵持絕不是辦法。行動派的方濟各6月接受路透社專訪時曾說,跟中國對話有風險,但是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

他也不奢望贏者全拿。教宗在中梵協議後說,簽署一項和平協議時,雙方都會失去一些東西,這是規則。比利時的中國教會專家韓德力神父12月7日一封公開信說得更白,中梵協議或許讓一些地下教友失望,但這就是談判過程的「給與得」。

在中梵協議中教廷得到什麼?是教宗擁有對中國主教的最後任命權,中國政府從此不能再自選自聖非法主教。專家郗士認為,這代表中共首度承認教宗是中國天主教領袖,也是中國數千年來首度邁向政教分離,衝擊不下40年前中共的經濟改革開放。

這個收穫可能比教廷原本預想的豐沛,因為中共的教條是「中國宗教與外國宗教不相隸屬」、「外國勢力不得干涉中國內政」,現在等於打破了鐵律。難怪面對各界批評中梵協議,教廷國務卿帕洛林11月下旬委屈地說,能有這一天是信仰的成就,從人的角度看是不可能的。

由此觀之,方濟各雖懷著耶穌會士的中國夢,卻絕非一廂情願的理想主義者,他和中國的每一步對弈都經過精算。9月22日中梵協議簽署當天,德國「明鏡週刊」登了一位匿名樞機的訪問,形容教宗方濟各是「冷靜、權謀的馬基維利信徒」。

9月22日正出訪立陶宛的教宗方濟各,似乎半開玩笑承認了這點。他參訪時獲贈一本書,封面恰是反共色彩鮮明的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方濟各當場自嘲「他是聖人,我是惡魔」。十六世紀時,馬基維利的君王論一度被教廷當成「魔鬼教科書」而查禁。

馬基維利向來主張,領導者應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次教宗要求兩位中國地下主教退位,也神似馬基維利書中「布魯斯特處決其子」的隱喻,個人必須為大局犧牲。

身為聖伯多祿的繼承者,方濟各涉入爭議深水區,他著眼的大局,終究是希望透過福傳改變中國。他的務實彈性手腕,能否像利瑪竇叩開皇朝中國一樣,改變共產中國,或類似基督教從內部滲透羅馬帝國,讓天主教會在中國從被壓迫的少數,變成具影響力的主流,只能等待時間來證明了。(編輯:林憬屏)10712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