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2018年度代表字出爐 牛津辭典:toxic有毒

2018/11/15 18:13(11/15 21:1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紐約15日綜合外電報導)牛津辭典公布2018年年度代表字,具多重意義的「有毒」(toxic)勝出,擊敗「煤氣燈操縱」(gaslighting)、「非自願單身」(incel)和「抵制科技巨擘」(techlash)等字。

英國牛津辭典出版社(Oxford Dictionaries)美國辭典部主任馬丁(Katherine Connor Martin)告訴「紐約時報」(NYT),他們的網頁過去一年「有毒」一字搜尋率大增。

不過馬丁說,他們並非因此選中這個字,而是因為它能在不同脈絡下衍生豐富含意,從討論環境中的毒物、感嘆時下惡毒的政治語言,到牛津辭典稱為和「有毒男子氣概」(toxic masculinity)相關的「#我也是」(#MeToo)運動。

馬丁透露,評選委員會事實上起初考慮以「有毒男子氣概」為年度代表字,直到他們發現「有毒」的含義已演變為如此廣泛,「這個字連結如此多樣不同事物」。

牛津辭典選出年度代表字,除了反映那一年的「風潮、氣氛或關注的事物」,也為凸顯出英語是不斷變化的語言。去年的年度代表字是「青年震撼」(youthquake),出乎不少人意料;2016年的代表字則是「後真相」(post-truth)。

馬丁指出,「有毒」的比喻用法在1980年代真正開始湧現,到1990年代出現「有毒債務」(toxic debt)一詞,近期則見到「有毒男子氣概」的使用噴發。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馬丁表示,過去一年「有毒」一字在牛津辭典的網路新聞來源和部落格範文中,出現頻率唯一超越「有毒男子氣概」的詞彙是「有毒化學製品」。

列入候選名單的字,也凸顯出文字變熱門或意義演變的各種方式。例如「有毒」這個古老且非常普通的字,用法已更加廣泛;而「非自願單身」(involuntarily celibate)縮寫成的新字incel,則是一小群人使用的術語突然大受歡迎的例子。(譯者:張正芊/核稿:陳政一)10711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