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兩得主 研究全球面臨迫切問題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8日綜合外電報導)兩位美國學者8日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原因在於他們的研究針對全球經濟現正面臨的一項迫切問題:如何處理污染與氣候變遷議題,以及如何促進處理前述問題所需的創新。
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表示,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共同得主之一的諾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1990年代率先開發「描述經濟和氣候之間全球性交互作用的」模型,證明「要解決溫室效應氣體所引發的問題,最有效率的補救措施,就是採行一致課徵碳稅的全球性計畫」。
碳稅是針對燃燒煤、原油等碳基燃料的企業所課徵的費用。支持者認為,碳稅可鼓勵企業改用汙染性較低的燃料。
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經濟學家沃爾佛斯(Justin Wolfers)在社群媒體推特(Twitter)撰文指出:「這(今年的經濟學獎)無疑是攸關重大問題的諾貝爾獎。」
負責評選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獎委員會(Committee for the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主席史卓柏格(Per Stromberg)表示,今年的經濟學獎「攸關全球經濟的長期未來」。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另一位共同得主羅莫(Paul Romer),今天透過電話接受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訪問時表示:「許多人認為,處理環境保護問題既花錢又困難,因此他們對問題只想視而不見,不承認問題存在。我希望這個獎能幫助大家看到,當我們嘗試做些事情,人類有能力達成令人驚喜的成績。」
在宣布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前一天,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發表報告指出,若全球領袖設法抑制未來人類所引發的地球暖化效應,限制在較目前溫度升高不超過攝氏0.5度的範圍,而非已獲全球同意的攝氏1度目標,那麼地球的氣候、運作狀況與生態系統,都會處於更好的狀態。
現年77歲、任教於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的諾德豪斯曾主張,應將氣候變遷視為和公共衛生、國際貿易一樣的「全球性公共財」,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但不是透過命令與控制方式進行,而是針對碳排放達成能反映整個成本的全球性價格,那麼就可以針對這個造成地球溫度節節升高的主因,進行交易和課稅,由市場力量來改善此問題。
諾德豪斯提出前述課徵碳稅與利用金融槓桿影響社會行為的概念,後來獲得許多經濟學家支持。不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上月表示,要採行全球性規模的監管架構,是一項複雜的挑戰,全世界的政治領袖恐將無法達成。(譯者:陳宜君/核稿:林治平)10710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