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生醫獎得主杭特 蓄美髯逾40年
(中央社記者曹宇帆聖地牙哥22日專電)第3屆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東尼.杭特,首創酪胺酸激酶的研究,引領癌症標靶藥物治療40年,而他的美髯鬚也蓄留超過40年,可說是他得意的另一項成就。
東尼.杭特(Tony Hunter)是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The 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生物學教授,並且是酪胺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研究領域的鼻祖,由於酪胺酸激酶的研究,引領後來癌症標靶藥物的問世,目前醫界已有多個標靶藥物用於治療癌症。
杭特引領酪胺酸激酶的研究自1979年至今,已有40年歷史,如同他的美髯鬚蓄留超過40年,猶如智慧的榮冠,他談起當年蓄鬚源起。
他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1972年實驗室有個研究生熱衷泛舟,邀他挑戰大峽谷(Grand Canyon)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
杭特回憶,那年的6月22日他走進大峽谷,至今就再也沒有刮鬍子,他比著腹部說,曾經有段時間,鬍鬚長到這裡,如今的長度就是蓋滿下顎的長度,每天都清洗而且拿梳子整理,隔幾個月稍稍修剪,但是從不抹油,一樣長得非常好,「這鬍子就像是幸運象徵」。
或許真的是這美髯帶來好運,談到發現酪胺酸激酶(Tyrosine kinase)的過往,杭特表示,大約1979年間,他研究在動物身上兩種不同導致癌症的病毒時,偶然發現了酪胺酸激酶,當時並未意識到這個發現有多麼重要。
杭特說,長久以來,化療、放射線治療與手術,向來是癌症研究的主流,這些療法若成功,固然有助於病患,但是化療與放療卻帶給患者嚴重的危害。
他表示,他是接受專業訓練的分子生物學家,若能搞懂癌細胞表面的分子,就能發展出比動手術更好的治療方法,「因此我們覺得,藉著酪胺酸激酶研發標靶藥物,如此可減少傷害而且更有效」。
他摸摸下巴超過40年的白髯,鼓勵有志於癌症研究的後進說,雖然在分子生物學的領域,實驗失敗司空見慣,但是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每次的實驗都能累積不斷進步的基礎。好比酪胺酸激酶的研究引領標靶藥物的問世,是經過40年點滴累積而成。(編輯:紀錦玲)1070623
延伸閱讀》唐獎得主德魯克爾:醫生沒有放棄的選項
延伸閱讀》唐獎得主曼德森研究癌症 81歲不言退
更多「唐獎讓世界看見台灣」專題系列報導看這裡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