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南哥布魯斯:蔡振南120%的台語藍調

2018/4/1 14:58(5/22 09:5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走過台語歌黃金歲月,蔡振南為母語開疆闢土,盼望著台語歌能成為世界音樂的一份子

文:江佩凌

聽聞蔡振南的名字,多數新世代年輕人的第一印象很可能是知名演員。要這些小朋友了解他從歌手起家的早期生涯,確實是難了些。不過,「南哥」創作的台語歌句句道出市井小民的愁苦無奈,穿透台灣常民生活,眾多充滿共鳴的經典詞曲,價值絕不在他精彩的戲劇表現之下。

心事誰人知 苦到紅翻天

1979年台美斷交,激起國內年輕人面對自我文化意識覺醒,許多人不再高唱西洋音樂,轉向「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當時26歲的蔡振南,已經做過各種勞苦費力的粗工,體驗到遊走在底層社會的辛苦,開始嘗試寫國語歌,沒想到原本反應不錯的處女作竟被政府列為禁歌,讓蔡振南吃了一場悶虧,心裡很是「賭爛」。

彼時的音樂環境,除了主流國語歌及方興未艾的校園民歌,台語歌仍沒有市場。蔡振南決定用他的母語反擊提倡國語的政府,1982年寫出第一首台語歌〈心事誰人知〉,同年還砸下積蓄開唱片公司當起「蔡老闆」,找上在餐廳駐唱的沈文程幫他演唱。

〈心事誰人知〉一推出就造成市場轟動,歌曲紅遍大街小巷,各處大小夜市和店家強力放送這首充滿苦情味的台語歌,有人形容走到哪都聽得到,如此高人氣傳唱的「另類國歌」,不僅讓沈文程爆紅,也讓作詞作曲人的名字「蔡振南」受到矚目。

這首歌幾近完美的唱出生活鬱悶、悲苦與滿腹無奈,讓人愈聽愈有共鳴。回想當時光景,蔡振南淡淡地說,也沒想到這首會那麼紅,只是把心情很直接地寫出來,想不到這麼多人竟都有著一樣的心情,「這麼苦悶…」。

如今回顧這首一夕走紅的歌曲,在他眼中,是長期受到壓抑而不能講台語的民眾,有了抒發的新出口,「你不准我講台語,我就唱台語」。

台語歌曲先鋒 煙嗓唱出藍調韻味

採訪這天,蔡振南正在士林戲曲中心投入唐美雲歌仔戲團的「月夜情愁」彩排,事實上,他因感冒引起中耳炎,嚴重影響聽力,樂隊伴奏時根本聽不到彩排對手的聲音,說話也必須將耳朵湊前才聽得清楚,但為了支持唐美雲傳承歌仔戲文化理念,依舊如此拼命。

初次見面多少有些距離感,但和「南哥」相處過的戲團工作人員說:「他就是面惡心善的長輩,其實人很好。」蔡振南在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裡,是沿路和兒子爭吵反對同性戀的傳統父親,在迷你劇「媽媽不見了」之中是個難搞又愛面子的頑固老頭,螢光幕上的形象極為鮮明,總讓人感覺是條漢子。殊不知,音樂領域的蔡振南完全是另一個模樣,是個可溫柔、可悲悽的多情音樂人。

他填詞的「花若離枝」,細膩道出女性最深層的掙扎和無奈;一手包辦詞曲的「金包銀」,則是句句道出江湖兄弟的滄桑和無奈,悲從中來。這就是專屬於蔡振南的感性問候和獨到魅力。

在〈心事誰人知〉之前,他觀察到,1930年代有人寫「台灣歌」,到1940、50年代又改成日本歌謠,之後在外力因素下,中斷了約20年沒有台語歌曲,「檯面上」的台語變成非主流,主流的國語歌則從歌手白光的「宮廷式」國語,到楊小萍、陳蘭麗「台灣的國語」,接著是校園民歌,他形容這段時間的微妙變化,「台語和國語就是兩條平行線,沒有交集」。

傳統台語流行音樂偏好悲情曲風,在1990年代新台語浪潮的旗手林強、陳明章之前,蔡振南就是早期開拓台語歌曲市場的先鋒者之一,除了詞曲創作,他的滄桑歌聲特質更深植人心。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因而深受打動,邀請蔡振南在雲門舞作中清唱〈心事誰人知〉,當場撼動導演吳念真、侯孝賢等人,對蔡振南的歌聲印象深刻。

其實,蔡振南獨特的聲音特質,是需要代價的。他在16歲時就對爵士、靈魂樂深深著迷,那份癡愛讓他不惜刻意破壞喉嚨,大口大口吸入粉刷牆面的石灰粉塵,決心極盡所能把聲音弄成藍調(Blues,布魯斯)的韻味,這一外力破壞,男孩的聲音從稚嫩轉為沙啞,竟也巧妙的改變了他的人生。

奪獎率百分百 期待台語歌走向世界

1997年,他參與製作並演唱的專輯《南歌》,是第一張奪下金曲獎最佳專輯的台語專輯,當年還拿下最佳方言男演唱人、最佳唱片製作人,隔年再以〈可愛可恨〉蟬聯最佳方言歌王,同時以〈花若離枝〉摘下最佳作詞人。

在他眼中,台語歌的滄桑感其實就是Blues,「所以我唱了很多靈魂歌」。蔡振南回想當年當歌手錄唱片,「最賭爛」的是樂隊先做好再叫歌手配唱,他的錄音過程則是十足霸氣:「我會先清唱,再送去編曲、配樂,讓他們先聽我的歌被感動」。南哥的音樂世界和一般歌手大為不同,藍調精神的互動和回應,絕對是必要的。

連兩年報名金曲獎就入圍5項,百分之百拿獎,從此之後,「蔡振南」這個名字在台語歌壇的影響力已無需贅言。然而,他也不再以金曲獎光環滿足。南哥用冷靜的口吻淡淡地說,後來的金曲獎,他就沒再報名了。

(本文節錄自中央社「文化+」雙週報第7期「台語文進行式」,4/2出刊)


文化+雙週報封面故事》台語樂壇重量級持琴阿伯─陳明章的音樂人生
文化+台語文進行式》新台語歌運動關鍵人物:林強的音樂故事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