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為政治犯出日文書 黃成業開書店當社會服務

2018/2/3 16:16(2/3 17:1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書市專題4(中央社記者黃瑞弘台北3日電)「現在就當做社會服務,為這塊土地做一些記錄。」三代經營、開業80年的書店「鴻儒堂」老闆黃成業今年已70歲,無畏書店難經營,不但繼續開門賣書,甚至還為白色恐怖受難者出版日文書。

現址在台北市博愛路的「鴻儒堂」,是台北市老牌日文書書局,日治時期在南昌街開業時原本專賣舊書,主要客人來自鄰近的台北高等學校等校學生。黃成業最近還從昔日台北高校的學生刊物,找到了「鴻儒堂」刊登的廣告,高興地逢人就介紹這份珍貴的資料。

戰後「鴻儒堂」從城外搬進城內,先是落腳忠孝西路,沒多久就搬遷到開封街營業,代理「文藝春秋」等日本知名書刊,書店生意興隆,經營了數十年,直到近幾年因書市不景氣等原因,先是搬到漢口街,再遷至懷寧街一處只容兩人側身通過的小巷子內,去年落腳博愛路一處商辦大樓5樓現址。

黃成業在1981年接下祖父、父親一路傳下來的書店,自己還開設出版社,出版「階梯日本語」等日語教材,相當受到歡迎,並獲得金鼎獎肯定。

人生都在書街、書店度過的黃成業今年70歲,已經滿頭白髮,但還是充滿行動力,對書店、出版既熱情又有使命感,講起當年的歷史,像是機關槍一樣,把幾十年的事情,急切地一股腦說出來。

除了從日本引進書刊,「鴻儒堂」出版不少日文書,最新出版的是白色恐怖受難者郭振純的傳記,這類書即便是中文書都不見得好賣,何況是多達500頁的日文書,但黃成業硬是找人花了一個多月編校後出版。

「老先生年紀很大了,再不記錄下來,以後就沒有了。」戒嚴那年出生的黃成業,經歷過威權年代,做出版也有他的堅持和使命,先前所出的已故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的「台灣總督府」、獨派大老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的日文版,到現在都還擺在書店中醒目的位置。

除了書店工作外,黃成業近年投入文史工作研究,還考上台北教育大學的台灣文化研究所。有次撰寫前輩作家劉捷、張文環、楊逵、吳新榮的台灣散文選報告,獲得注目眼光,他笑笑說:「因為這4位作家,其中3位我都認識。」

「李登輝早年在合作金庫工作時常來買書、前立法院長梁肅戎也來買過日文版六法全書」,「鴻儒堂」店如其名,黃成業在書店內看著前輩作家、政商名人進進出出,成功中學、大同工學院(現大同大學)畢業的他,很多同學現在也都是名人,讓他簡直像是本活字典,隨口一談就是一則引人入勝的軼事,還無意間透露當年也讀成功中學的駐日大使謝長廷學生時代綽號。

這幾年實體書店不好做,很多書店都在網路開疆闢土,「鴻儒堂」也不例外,但黃成業還是眷戀著實體書店和客人互動的溫度,在幾個舊址都留下了新店址的廣告牌子。他說,「讀日文書的老客人逐漸凋零了,很多都是拄著拐杖來的」,希望他們還能找得到新店。

「鴻儒堂」前幾年在漢口街一處大樓三樓開業,一邊是朋友經營的咖啡廳,另一邊是書店,書店後來搬家了,但咖啡廳保留著當年的一個書架,書架上還擺著黃成業最引以為傲的「階梯日本語」雜誌,採訪那天他坐在書櫃前的桌子,拿起雜誌翻了翻,邊和老友打招呼,宛如時光倒流。

三代經營的「鴻儒堂」,到黃成業這一代後就後繼無人;「到我這邊就沒了」,他透露子女都在日本,不可能接手書店。很想問他要做到什麼時候,但又問不出口,沒想到他自己在臉書寫了一個小故事,透露了答案。

這個故事要從日本千葉縣的一個小舊書店「鷹山堂」說起,原來書店老闆冲田信悅寫了一本「殖民地的古書店」,黃成業在書中發現祖父曾擔任過日治時期「全國古書籍書商組合臺灣台北組合」的評議員,去年特別到「鷹山堂」拜訪冲田信悅。

「沒有電腦、傳真機,一間小古書店在鄉間居然經營那麼多年,真是堅持。」黃成業在臉書寫道,這也是他繼續經營「鴻儒堂」的原則,「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繼續讓書店存在,同時謝謝各位讀者及朋友的鼓勵,我會把我先祖父及父親經營的書店歷史在不久將來跟冲田先生一樣寫出一本書。」1070203


延伸閱讀》80年鴻儒堂 見證重慶南路書街興衰
延伸閱讀》連鎖書店整合虛實 獨立書店堅守文化據點
延伸閱讀》社群引領出版趨勢 社會議題帶動風向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80年鴻儒堂 見證重慶南路書街興衰
172.30.1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