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嬤的依靠 隔代奉養現真愛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5日電)受社會變遷影響,隔代教養家庭逐漸增多。雖受經濟問題、祖孫相處和教養等衝擊,但祖孫情深,小朋友成為祖父母的小幫手、看護;「我是阿嬤的依靠」,處處可見隔代奉養現真愛。
6歲的小荏,父親在車禍中過世,母親離家不知去向,而小荏則交由阿公、阿嬤照顧,6坪大的出租套房,就是一家三口居住的空間。小荏阿公年紀大,身體狀況不好,無法出外工作,只能靠阿嬤在養雞場撿雞蛋、包裝工作、工地清潔工作或農地雜工,在烈日下工作一整天。
小荏阿嬤說,「能做的就盡量去做,有人願意叫老人,就很好了」。阿嬤每月收入不超過新台幣1萬5000元,扣除房租及基本開銷,一家三口常常是一鍋湯配白飯吃上兩天。
從來不曾想過拿紅包的小荏,過年願望不是拿紅包,而是希望一直陪在阿公阿嬤身邊。而阿公、阿嬤唯一擔心的是,不能看到小荏長大,為了實現小荏的願望,阿公阿嬤也寫好20年的未來信,陪伴小荏健康長大。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資料顯示,以祖孫為主體的家庭,從民國92年的7萬5240戶,增加到102年的10萬3633戶,10年期間增加近4成,比起核心家庭,隔代教養家庭面臨更多挑戰。
如果再從隔代教養的比率來看,102年高中職以下隔代教養學生占全體學生的0.9%到2.4%,原住民高中職以下隔代教養學生占全體學生的2.6%到6.0%,其中小學學生是最高的6.04%、國中學生5.25%,是最值得關注的焦點。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指出,行政院資料是以戶長和同住的人為基準,若無中間一代,則視為祖孫家庭,但廣義的隔代教養家庭還包括父母大部分時間在外居住或工作,由祖父母照看孫子女,因此實際上的隔代教養家庭數可能比數據更多。
談到隔代教養家庭,薛承泰表示,大家常會擔心祖父母的健康和體力問題,以及教育程度和外界溝通能力,由於祖父母通常對外界知識接觸少,教養能力可能較薄弱,同時也多半會比較寵小孩。
但薛承泰也指出,大家的刻板印象不一定全都正確,現在隔代教養家庭型態多元,面臨的問題或狀況也不同,若是都會區的隔代教養家庭,通常祖父母教育程度較好,經濟狀況也不差,加上有經驗,照顧未必會比年輕父母差,但若原本就經濟弱勢,再加上隔代教養,就可能雪上加霜。
需要關懷的隔代教養家庭,以經濟弱勢者居多。薛承泰指出,弱勢隔代教養家庭確實在偏鄉或原住民部落較多,因為年輕人離開家鄉去就業,孩子交給父母照顧,雖然政府會提供社福資源,但「有給是一回事,夠不夠又是另外一回事」,除了經濟支援,這類家庭更需要外界資源協助教養。
家扶基金會資料也顯示,受扶助的弱勢家庭中,隔代教養家庭比率近1成,遠遠高過政府的統計。這些隔代家庭的阿公、阿嬤因體力和年齡限制,多半只能兼任臨時工、資源回收等工作,逾2成祖父母是靠打零工維生,甚至有近4成的祖父母沒有工作收入。
家扶基金會社工處主任藍元杉指出,相較於一般將孩子托給鄉下祖父母照顧的隔代教養家庭,家扶協助的個案通常都因父母過世、離家等結構上的問題,被迫變成隔代教養,因此常處於高度貧窮的狀況,在經濟和教養上都面臨更大困境。
藍元杉表示,這些祖父母都很疼愛孫子女,但因經濟弱勢,難以滿足孩子的生活所需,加上教育程度不高,也無法指導孩子課業,對於時代、科技的變動掌握也不足,因此更需要外界資源協助。
不像一般小朋友回到家有著父母的照顧、呵護,許多隔代教養的小朋友遭遇到經濟困難或家變,只能與祖父母相依為命。
不過,有更多的小朋友樂觀面對,高雄的李宜昀小時候,就會陪中風的阿嬤散步、聊天;花蓮的小姐妹陳玉琳、陳姵葳當起失明阿嬤的雙眼,在單純、簡樸的生活中充滿祖孫間相依的濃厚情感。從隔代教養中,也看見這些孩子小小年紀就扛起隔代奉養的真愛。1050205
- 2016/02/05 12:07
- 2016/02/05 11:18
- 2016/02/05 11:06
- 我是阿嬤的依靠 隔代奉養現真愛2016/02/05 10:54
※你可能還想看:
父早逝母離鄉工作 孫照顧洗腎阿嬤
餵食換尿布 吳佳臻照護祖母曾祖母起居
照顧中風嬤 李宜昀:我是阿嬤的依靠
17歲鎖匠沈柏宇 自力更生奉養阿嬤
父中風姊罕病 高中生扛家計不嫌累
當阿嬤的眼 孤苦姐妹孝親奉養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