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額關稅衝擊 中企暫緩東南亞布局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9日電)美國祭出對等關稅,衝擊中國工廠,如今許多轉向東南亞的企業不得不暫緩投資,目前態度以觀望為主;但拉美地區會繼續成為中企對美轉口貿易的核心區域。
陸媒財新網今天報導,過去數年火熱投資目的地東南亞一時間遇冷,中資企業向東南亞的產業轉移不得不停下或暫緩。
太陽能矽料製造商協鑫科技董事局主席朱共山3月底透露,公司對海外項目態度趨於審慎。去年6月,協鑫科技曾宣布將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投資,成為中國以外全球最大的多晶矽製造基地。但朱共山說,公司對中東項目「暫時觀望」,主要觀察美國關稅對中東以及其他地方的影響。
對於仍希望獲得美國市場的大型中資企業,也在考慮前往美國建廠,不過同樣頗為謹慎。朱共山坦言,公司也在研究美國市場,不過美國已取消了太陽能行業的很多補貼,建廠成本也較高。
中國機電商會總監高士旺說,當前企業能做的不多,各國政策都在快速變化,也難以預期。一方面,企業在判斷中國與其他國家關稅差值的變化,試探在不同地區採購的價格變化、成本分攤比例等。與此同時,企業也在等待其他國家出招,觀察他們如何與美國討價還價。
根據「紡織服裝週刊」,美國對中國、東南亞等地加高額關稅,加上取消小額包裹豁免,衝擊紡織業。
報導以中國最大的化纖面料生產基地江蘇盛澤為例,其生產的面料直接銷往東南亞國家,然後加工成成衣,最終銷往歐美。當地出口當中的60%是銷往東南亞,加了關稅之後,最終的消費是在美國。而美國加徵了關稅之後,會傳導到中國紡織產業鏈的上游,導致利潤空間壓縮或訂單減少。
財新網指出,儘管中國企業面向東南亞的產業轉移可能減少,但業界普遍認為,目前的對等關稅政策會讓拉美地區繼續成為中國企業對美轉口貿易的核心區域,各家航運公司的布局也在持續進行。
中外運集運、阿聯酋航運等7家亞洲航運公司將在4月30日開通上海港出發的「亞洲—墨西哥快線」(AMX);中國航運央企中遠海運集團在秘魯投資建設的錢凱港已於2024年11月投運。
但中國還有更多中小製造業連轉移到海外都感到困難,早在3月初,它們在當時美方加徵20%關稅的情況下感到難以為繼。根據微信公眾號「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江蘇某家具廠老闆表示,20%關稅直接吞掉全部利潤。若轉戰越南,設備搬遷加上工人培訓至少耗資人民幣500萬元,正是中國30萬中小製造企業的縮影。(編輯:陳鎧妤)1140409
- 2025/04/25 15:21
- 2025/04/09 14:39
- 2025/04/09 12:56
- 高額關稅衝擊 中企暫緩東南亞布局2025/04/09 12:32
- 2025/04/09 09:53
- 2025/04/09 08:4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