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比足球也比防疫 焦佳弘:場上場下都是戰場
疫情下的運動員1(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29日電)今年初亞洲盃女足賽攸關世足賽門票,在疫情嚴峻之際,除了求勝,還得確保場上有充足兵源,中華足協副秘書長焦佳弘形容,這不只在比足球,也是比防疫,場上場下都是戰場。
台灣女足代表隊今年1月出征印度亞洲盃,面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持續在全球肆虐情況下,事前先沙盤推演參賽可能遇到的情況,為降低感染機率,在特定風險較高的飛機航段,全員換上防護衣,過程中不吃不喝、不上洗手間,強忍著悶熱、不適,直到到飯店房間後才脫下,不知不覺已經過了10小時。
不僅如此,由於亞洲盃適逢台灣農曆春節期間,但為避免群聚有風險,中華民國足球協會副秘書長焦佳弘和全隊「視訊」吃年夜飯,就連陣中有球員生日,他也只能扮黑臉,要球員不要聚會慶生。
不過,才剛進駐泡泡賽區,大會派出的2名地陪接連確診,也讓台灣女足代表隊措手不及,率隊的焦佳弘坦言,「備戰節奏被打亂」,後來要求主辦單位,第3位地陪必須兩次PCR陰性才能隨隊,但防不勝防,還是傳出2名職員確診。
泡泡賽區並未能將病毒隔絕在外,就連地主印度也因多名球員確診,出賽球員未達13人門檻,被迫退出賽事,而疫情後來也悄悄在台灣女足代表隊內部蔓延。
從最初1名球員染疫,到人數增至3人,焦佳弘和隊醫趕緊啟動應變措施,焦佳弘舉例,為避免病毒沾染在球員衣服上,球員比賽得準備兩套球衣,並在中場休息時更換,而先發和替補球員也得分流,除了使用不同休息室外,回程巴士座位也得錯開。
「就盡可能減災。」焦佳弘一邊防疫、一邊設法安撫球員心情,抱持著即使還會有球員確診,也要將數字降至最低的心情,後來球員確診人數控制在7人。
在疫情籠罩全球之際,賽事主辦方防疫政策和疫情的變動,考驗著台灣各個運動代表隊的應變能力,這次亞洲盃的經驗,讓焦佳弘有感而發地說:「我們不只是在比足球,我們也是比防疫,場上場下都是戰場,活著就是勝利。」
台灣女足隊長王湘惠同樣感受深刻,才剛在亞洲盃對伊朗一役進球,從來沒想到一週後附加賽會因為確診被排除在出賽名單。王湘惠回憶起當下進行快篩,看著連續3個快篩試劑都浮出兩條線,她花了3天的時間,才逐漸說服自己接受事實。
王湘惠和其他四處征戰的運動員同樣明白,參加比賽就是存在風險,「那個機率感覺就是五五波,你有就是有,沒有就是安全,但都來了,因為害怕染疫,不下去比賽,也是很奇怪,還是希望能夠比完、然後安全」。
「就是想哭一下,覺得為什麼自己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王湘惠確定染疫後,第一時間不是擔心自身身體狀況,反而憂心無法上場而影響全隊,就連在台灣家人也是看到電視台跑馬燈訊息,才得知王湘惠確診。
同為女足球員的丁旗坦言,在得知學姐確診後曾經偷偷哭泣,當時確診的球員在印度當地天氣炎熱的情況下,還得待在無空調的房內,讓她實在難以想像。
為挽救低迷的士氣,王湘惠後來透過視訊連線,帶領全隊一同禱告,將彼此的心串聯在一起,即使無法與隊友並肩作戰,但和其他6名確診球員各自待在房間收看轉播,場上隊友每進一球,都讓王湘惠興奮地大聲尖叫。
面對疫情和比賽雙重壓力,特別是因應防疫需求,在外住宿改為1人1室,王湘惠坦言,以前習慣到隊友房間串門子,但後來嚴格管制,只能將自己封閉在房間內,高壓的環境下,內心有壓力無從釋放,她和丁旗都期待著未來代表隊出國能有心理師隨隊,協助球員調適壓力,以追求最佳表現。(編輯:張雅淨)11105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