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分析:台灣半導體若受關稅衝擊 美晶片價格恐漲59%

2025/2/4 09:38(2/4 09:5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3日專電)川普祭出關稅措施,產業趨勢媒體Verdict今天指出,若川普對台灣晶片徵收100%關稅,恐嚴重衝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進一步致使仰賴台灣晶片製造的企業成本上升,美國晶片價格可能上漲59%。

華府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負責全球創新政策的副總裁埃澤爾(Stephen Ezell)1月28日在基金會網站發文寫道,美國總統川普的想法是,如果將台灣半導體的關稅提高到100%,台灣半導體廠將轉移至美國以避稅。

Verdict報導指出,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對美國半導體產業依賴程度的研究,美國進口的邏輯晶片44.2%來自台灣、記憶體晶片則有24.4%來自台灣,台灣半導體製造遭受任何形式衝擊恐導致美國晶片價格上漲高達59%。

全球數據(GlobalData)旗下趨勢平台首席分析師德哈希爾(Isabel Al-Dhahir)示警,如果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台灣晶片徵收100%關稅,本質上如同針對台積電徵收關稅,這勢必將帶來負面影響,包括對美國消費者不利影響。

德哈希爾表示,蘋果公司(Apple)高度依賴台積電,約貢獻台積電25%營收;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則是台積電第二大客戶,貢獻台積電11%營收。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與川普關係密切,因此可能有一些幕後的談判空間。

報導寫道,蘋果、博通(Broadcom)、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和輝達等企業,約占全球專注設計的無廠半導體公司的65%。若美國對台灣晶片提高關稅,將大幅增加企業成本,甚至可能促使依賴台灣半導體的美國公司將業務遷往海外。

此外,川普對台關稅計劃可能造成另一項反效果,即台灣企業可能透過將業務轉移至馬來西亞或越南等地來避免關稅,這些國家正逐漸成為半導體生產的替代基地。

報導提到,自2020年以來,台積電已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650億美元,興建三座半導體晶圓廠,為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FDI)計畫。

研究機構Signum Intel的創辦人暨執行長歐姆(Mike Orme)指出,雖然台積電正在美國擴大晶片製造產能,但美國國內仍然沒有可以替代台積電的現成方案。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歐姆表示,大部分先進晶片製造代工仍必須仰賴台灣,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工廠目前尚未全面運作;即使全面運作,產量也只能滿足美國市場需求的一小部分。

報導認為,川普已揮下關稅大刀,此舉進一步增加了對台灣半導體課徵100%關稅的可能性,但這項原本意在促進半導體製造回流美國的措施,恐將引發跨國貿易戰、推高企業成本。另外,無論最終美國對台灣晶片徵收關稅的結果如何,倘若過去30年的自由貿易模式走向終結,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都勢必受到衝擊。(編輯:韋樞)11402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美國暫緩對加墨徵關稅 台股反彈早盤漲逾200點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