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川普擬對半導體徵關稅 專家:降低對外國供應鏈依賴非針對台灣

2025/2/13 09:33(2/13 10:1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12日專電)美國總統川普擬對半導體加徵關稅,國際貿易專家裴克分析,川普政府目標是涉及國家安全的製造業回流,降低對外國供應鏈依賴,半導體成為政策焦點,但並非刻意針對台灣。

國際貿易專家裴克(Brian Peck)曾任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官員,負責智慧財產權和貿易談判,現為南加州大學(USC)法學教授、跨國法律與商業中心(CTLB)執行主任,長期關注國際貿易法、供應鏈政策與企業法規議題。

裴克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分析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可能針對半導體課徵關稅的議題,對美國和台灣分別會產生什麼影響。

裴克指出,雖然川普總統行事風格難以預測,但從政策方向來看,關稅措施不僅針對台灣半導體,也涵蓋其他半導體出口國,長期目標是半導體製造回流,就此看來,課徵關稅的可能性不容忽視。

裴克表示,一旦課徵關稅,短期內可見美國科技產品,特別是消費性的電子產品價格上漲,「很明顯,美國科技產業高度依賴台灣的半導體,消費者購買的許多產品都仰賴這些晶片和零組件」。

他認為,一旦課徵關稅,美國企業的生產成本上升,可能轉嫁給消費者。但長期而言,美國企業勢必尋找替代方案,可能將生產線移回美國,或轉向不受關稅影響的供應商採購,導致台灣的半導體廠商面臨銷售壓力。

裴克分析,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不僅針對半導體,而是所有涉及國家安全的關鍵技術和產品,目標是讓製造業回流,減少對其他國家依賴,並不是刻意針對台灣,而是台灣剛好是美國科技業最主要的半導體供應商。

裴克指出,川普政府在關稅政策上,一直刻意保持某種程度的不確定性,甚至可以說是混亂,就他的觀察來看,這似乎是川普政府的談判策略之一。

例如川普政府也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和台灣一樣過去長期是美國的貿易夥伴和盟友,威脅施加關稅,結果迫使墨西哥在移民控管和打擊芬太尼走私等議題上做出讓步。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裴克表示,儘管美國政府聲稱,半導體製造業回流是主要目標,但川普是否有其他目的,以關稅作為談判籌碼,只能繼續觀察局勢發展。他推測,台灣政府或許可以在增加國防支出的議題上與美國談判。

根據裴克的分析,若美國政府對半導體課徵關稅,台積電可能面臨銷售壓力,並須適應美國供應鏈重組的變化。在此情境下,台積電或需調整其在美國的投資規模與產能規劃,以降低市場不確定性。(編輯:田瑞華)1140213

美國總統川普擬對半導體加徵關稅,曾任美國貿易代表署官員的國際貿易專家裴克接受中央社視訊訪問分析對台美可能的影響。裴克現為南加大法學教授、跨國法律與商業中心執行主任。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攝 114年2月13日
美國總統川普擬對半導體加徵關稅,曾任美國貿易代表署官員的國際貿易專家裴克接受中央社視訊訪問分析對台美可能的影響。裴克現為南加大法學教授、跨國法律與商業中心執行主任。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攝 114年2月13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川普若對台晶片徵稅 專家:致美經濟孤立、有利中國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