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血腥鎮壓 立陶宛的「一月事件」
推薦閱讀
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立陶宛與台灣友好關係自雙方相互捐贈疫苗、口罩的善舉開始萌芽。2021年,立陶宛不顧來自中國的強大壓力,同意台灣於其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設立代表處,成為台灣在歐洲國家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可以說是歐洲最挺台的國家。
身為少數住在立陶宛的台灣人,我被問過許多次,為什麼立陶宛這個小國家這麼勇敢,不只在台灣議題上不畏中國威脅,在俄烏戰爭發生後,也不遺餘力支援烏克蘭,堅定對抗俄羅斯。日前,我有機會專訪到立陶宛前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作為台立關係的核心推手,他應該是最適合回答這個問題的人。
藍斯柏吉斯的回答簡單明瞭:「我們支持自由,因為我們深刻了解自由的價值。」這段話的背後,是立陶宛人為爭取自由、獨立的近代抗爭歷史。
二戰期間,立陶宛被蘇聯占領。直到1980年代末期,國家獨立運動逐漸高漲。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議會簽署「立陶宛復國法案」,宣布獨立。然而,蘇聯當局採取武力逼迫,試圖使立陶宛放棄獨立。
1991年1月11日,蘇聯派出軍隊和坦克占領立陶宛重要建築,情勢逐漸升溫。數萬民的立陶宛人民自發聚集,守衛國會大樓、電視塔、廣播電台的地點,肉身抵擋坦克車。
1月13日凌晨,一場嚴重衝突爆發,蘇聯軍隊向守衛維爾紐斯電視塔的民眾開火,甚至輾壓民眾,導致14人喪生,超過500名平民受傷。但立陶宛人沒有退縮,最後因為聚集的人群越來越多,所以軍隊沒有繼續進行攻擊,這場衝突就是立陶宛獨立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月事件」。事件後,時任蘇聯領袖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因國際壓力,下令軍隊停止攻擊。
1991年2月,立陶宛舉行全民公投,超過93%的投票人贊成獨立。同年9月,蘇聯正式承認立陶宛獨立,結束長達近半世紀的占領。立陶宛成為第一個脫離蘇聯統治的國家,掀起其他加盟共和國的獨立浪潮,最終促成蘇聯解體。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最高議會主席維陶塔斯.藍斯柏吉斯(Vytautas Landsbergis),正是前外長藍斯柏吉斯的祖父。他是立陶宛復國運動中非常重要的領導人,如今已年屆92歲的他,仍會在立陶宛的重要獨立紀念日發表演說,並每年出席台灣代表處於維爾紐斯舉辦的雙十國慶活動,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台灣的支持。
立陶宛將1月13日訂為「自由捍衛者日」(Day of the Defenders of Freedom),人們會在當年事件的幾個重要地點,包括電視塔、國會大樓等地集會,並升起篝火;在公家機關、學校甚至是一般民宅,人們會點上蠟燭放在窗邊,響應「勝利之光」(Light of Victory)活動;配戴或裝飾「勿忘我花」圖案等,以多種活動紀念在「一月事件」中犧牲的人們,也提醒自由的得來不易與珍貴。
不過,也不是只有感受過在蘇聯統治下生活的人才知道自由的價值。上週一正是今年的「自由捍衛者日」,我身邊許多不到30歲的朋友,都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或照片參與紀念。
我想起俄烏戰爭爆發時,一個大學應屆畢業的年輕同事告訴我,她的爺爺曾在蘇聯統治時期,因為鄰居舉報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爺爺很幸運地活著回到立陶宛,但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讓他擔心歷史又將重演。
藍斯柏吉斯在專訪中強調,就是因為被統治與抗爭的歷史都發生在不久之前,這一世代的人們對蘇聯體制下的經歷仍歷歷在目,體驗過在自由與不自由的環境下的生活,差異之大,讓人們確信不會想失去自由。
的確,立陶宛的獨立抗爭也不過只是35年前的事。超過40歲的立陶宛人,應該都對蘇聯時期經歷還有印象,而就算不是親身經歷,如此近代的歷史,透過家人的故事與分享,年輕人也能置身其中。為什麼立陶宛人特別重視民主、自由價值,進而挺台的原因,也就不難理解了。(編輯:唐佩君)11401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