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和管線屢遭破壞 北約致力確保波羅的海安全
(中央社芬蘭土爾庫3日綜合外電報導)今年11月18日,在波羅的海兩條通訊電纜被切斷數小時後,30艘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船艦和4000名軍事人員在同一水域展開北歐最大規模的海軍演習之一。
路透社報導,為期12天的「寒風」(Freezing Winds)演習是北約加強保護海中基礎設施行動的一環,波羅的海承載全球15%的航運交通,被認為愈來愈可能遭受攻擊。
波羅的海周圍有8個北約成員國和俄羅斯。自2022年俄羅斯開始入侵烏克蘭以來,這片水域已至少發生3起通訊電纜和重要天然氣管線疑似遭破壞事件。
北約盟軍海事司令部(MARCOM)發言人亞伯拉罕生(Arlo Abrahamson)說:「北約正加強巡邏…盟國正投資在可協助更妥善確保這些資產的新興技術。」
然而船錨可輕易切斷電纜,加上凶險的海上狀況,使得目前幾乎不可能預防這類攻擊。
北約在波羅的海海底花了數年時間引爆二戰時期的水雷,現在正為一支6艘船組成的獵雷艦隊調整任務,新增監測可疑水下活動,可用船上安裝的聲納掃描海底,還有水下無人機拍照和錄影,以及專業潛水員相助。
但這支艦隊的能力仍受到限制。德國海軍指揮官克洛爾(Beata Król)說:「我們是一個防禦性聯盟,所以在具有水下基礎設施的關鍵區域,藉著執行訓練和演習,我們展現自己的存在,並採取預防措施,而不是主動介入。」
安全消息人士說,於今年11月15日離開俄羅斯烏斯盧加港(Ust-Luga)的中國散裝貨船「伊鵬3號」,在17日、18日之間航經瑞典經濟水域,船錨拖過海底,切斷了兩條海底電纜。
截至昨天,這艘船停滯在丹麥經濟水域,由北約成員國的海軍船艦監視,瑞典則一直要求這艘船返回接受調查。若干政治人物指控「伊鵬3號」破壞電纜,但沒有官方機構提出證據證明這艘船是蓄意行動。
中國表態隨時可以協助調查;中國的盟友俄羅斯則否認涉及任何波羅的海基礎設施事故。
去年也發生過類似事件,當時中國貨櫃船NewNew Polar Bear損壞兩條連結愛沙尼亞和芬蘭、瑞典的電纜,以及愛沙尼亞和芬蘭之間的一條天然氣管線。中國當時也承諾協助,但NewNew Polar Bear並未停留,事隔一年,芬蘭和愛沙尼亞調查員仍未做出結論。
電纜損毀並非新鮮事。根據總部位於英國的國際電纜保護委員會(International Cable Protection Committee)數據,全球每年約有150條電纜損壞。美國電信研究企業TeleGeography表示,在相對淺的波羅的海,由於船運交通非常密集,電信電纜、電線和天然氣管線特別容易受損。
不過,如果近期事件中有任何一起被證實是某一國的破壞行動,將標示著數十年未見的戰爭類型重現世間。
TeleGeography資深研究員布羅德斯基(Paul Brodsky)說:「要回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或(1898年的)美國與西班牙戰爭,才能找到國家資助的破壞海底電纜行動。」
北約為了因應潛在威脅,今年5月在倫敦開設關鍵海底基礎設施(CUI)安全海事中心,希望在北約管制的水域標出所有關鍵基礎設施,並找出弱點。
德國的波羅的海濱海城市羅斯托克(Rostock)今年10月也成立了多國海軍總部,以保護北約成員國在這片水域的利益。
在此期間,數位基礎設施和數據通訊提供商GlobalConnect今天表示,正著手維修一條芬蘭陸地上斷裂的光纖電纜。
GlobalConnect在自家網站指出,這條電纜遭受兩起各別的切割,導致芬蘭大停電,沒有海底電纜受影響。(譯者:曾依璇/核稿:陳正健)11312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