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冷知識 台灣人配偶多來自南部 移工多北部人
推薦閱讀
那名越婿隨後留言把我封為神人,突如其來的殊榮讓人哭笑不得。派駐越南首都河內市近4年,每次自認在講芝麻綠豆事,台灣聽者總能猛抄筆記,台灣有那麼多越南人與新二代,無奈我們對越南的理解就是很少。
前述「一黃各表」的由來,有一說是封建時期的越南為了避開阮朝奠基者阮潢(Nguyen Hoang)的名諱,南部的黃姓寫法於是被改為Huynh。然而也有論者認為單純是南北寫法不一而已。
進一步細究那名越婿的困惑,背後藏著一個「天大的祕密」,那就是在台灣的越南配偶大多為南部人,而在台灣的越南移工幾乎是北部人。這兩個群體的成長環境與氣候、思想、語言、飲食、社會禮教都很不一樣。
關於越配為何大多來自南部,曾有一名仲介業者這麼向我解釋,台灣和南越地區往來較早,早在越南統一前,越南共和國(俗稱南越)與中華民國有外交關係,加上早期台商南進多落腳南部的經濟重鎮胡志明市周邊。
台灣與南越地區人民往來早且頻繁,台越聯姻開始出現,樣態由一開始的點對點互相介紹,擴大至相關產業鏈應運而生。台越聯姻熱度至今不減,中華民國駐胡志明市辦事處每個月的結婚面談案量達400件。
鏡頭切換至位於北部河內市的中華民國駐越南代表處,在外大排長龍的幾乎都是要去台灣打拚的越南移工。北越地區因發展與對外交流較晚,民眾一般被認為較吃苦耐勞與傳統,論及婚嫁時,更青睞自己的同胞。
一名老家在北部興安省(Hung Yen)的越南留學生曾向我訴苦,父母不同意她與台灣男友的婚事,擔心她嫁到台灣受苦、很久才能回娘家一趟。跨國姻緣遭遇家庭阻力的故事,在北越地區跑新聞不時能聽到。
因此,每每看到網路上各路「標題黨」以「越南女生都…」的框架解釋台越聯姻下的悲歡離合,常常忍不住翻白眼。而聽到越南女生去台灣留學時被問「你是來結婚嗎?」的敘述時,也只能尷尬以對。
不過或許是因為台灣與南越地區往來較早,且越配人際交往更為活躍的影響,台灣社會再現的越南印象與台灣人所認知的越南,往往比較偏向南越地區,卻不一定適用遠在千里外的北越地區。
舉例來說,每次入境台灣,聽到的越南語非洲豬瘟防疫廣播都是南越音調,平面文宣使用的也是南越字彙。在台灣吃到的越南料理,以南越口味居多,河粉湯頭偏甜且濃郁,不是北部偏鹹且清淡的口感。
台灣對越南的了解偏向南越地區還有一原因,目前在越南的7萬台灣人逾8成聚集在南越,北越僅占1成多,且多是美中貿易戰後隨企業轉赴越南設廠的短期派駐人員,南越則以和老闆共同打天下常駐的傳產員工居多。
因為兩邊台幹性質不一樣,在南越地區的台灣社群比較有可能經營自媒體,目前坊間所見在介紹越南的台灣YouTuber幾乎都生活在南部,若只透過他們來了解越南,視角自然不夠全面與宏觀。
就好比,這些YouTuber鏡頭下的越南到處都有台灣美食,要不就是教育大家如何避免遭遇飛車搶劫,越南的服務業有一定的英語程度,甚至說中文都可以。只是這些教戰守則與貼心分享,到了北越可能全派不上用場。
在北越生活的我,鮮少聽聞飛車搶劫,但手機曾被扒過,或許南北犯罪型態也不相同。因為北部沒啥台灣餐廳,廚藝日益精進,動輒煮個砂鍋魚頭、滷茶葉蛋。日常生活光憑中、英文,僅能溝通約2成,便學起了越南語。
越南南北相距1600多公里,從河內市坐飛機到胡志明市的時間與河內市飛往台灣的時間差不多,談論越南時應慎防落入一言以蔽之的誤區。畢竟越南南北差異之大,北部山區冬天在下雪時,南部還得吹電風扇。(編輯:郭中翰)11306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