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包士可:美應終結對台「戰略模糊」政策

2023/12/13 12:2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12日綜合外電報導)台灣的總統大選再過幾週即將登場,中國一如既往加強對台灣文攻武嚇。前美國國防官員包士可(Joseph Bosco)認為,拜登政府應終結對台灣的「戰略模糊」政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據報曾向拜登表示,華府應該避免干預中國「內部」事務,例如向台灣輸送防禦性武器。拜登則說他希望台灣大選「根本不會出現任何干預行為」,但前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中國科科長包士可投書「國會山莊報」(The Hill)指出,美方應採取更多行動來嚇阻中國公然的干預行為。

包士可指出,一旦台灣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和他的民進黨同僚勝選、民進黨拿下台灣8次正、副總統公民直選的第5勝,北京當局可能會援引2005年的「反分裂國家法」,此法闡明,若是「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包士可表示,中國可能會採取一系列行動,包括對台灣實施海上和空中隔離、禁運或封鎖,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去年訪台時,中國便採取此一做法;或是奪下台灣離島、甚或對台灣發動全面的兩棲、空中和飛彈入侵。

拜登曾4度宣告他的政府會直接保衛台灣,但白宮、國務院官員或拜登本人每回卻藉由「澄清」美國保衛台灣的政策「沒有變化」,削弱了「保衛台灣」訊息的嚇阻價值。

包士可認為,遺憾的是,這樣的政策明白且刻意不作許諾,正如時任國防部助理部長奈伊(Joseph Nye)1995到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率先明確陳述的那樣,當時中國執行實彈演習,朝台灣發射飛彈。當時,中國軍事官員問奈伊,倘若中國進一步攻擊台灣,美方會採取什麼行動,奈伊回應:「我們不知道,你們也不知道,這取決於具體情況。」

包士可指出,與拜登對近日提問的自發性回應不同,時任國防部長裴利(William Perry)和奈伊的聲明並沒有被當時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政府或下屆政府的其他官員「澄清」或收回,直到今天依然獲華府採用。

這樣的說法也符合美國1979年「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中的不確定性;台灣關係法要求美國「維持能力」來協防台灣,但並未強制要求華府行使這樣的能力。此外,此法在美方直接承諾維護台灣安全方面並未超越「上海公報」(Shanghai Communique)所陳述,即華府「希望」台灣的未來能「和平」解決。

然而包士可指出,如同美國從未承諾使用武力協防台灣一樣,北京也從未放棄使用武力征服台灣。自從柯林頓政府發出模糊訊息以來,過去28年來一直在準備「這種情況」,讓華府認為協防台灣的代價和風險,超越了協助台灣維持自由的好處。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包士可認為,唯有美國向台灣提出可信、充分準備且具說服力的承諾,才有可能讓北京相信,要是中國對台灣發動侵略,會付出過於高昂的代價。

包士可總結,要實現這樣的嚇阻力,需要在兩個軍事層面上立場明確,一是採取集體自我防禦行動來保衛台灣對抗中國侵略,二是以直接戰爭行為保衛美國及盟國免受中國報復,而這兩個目標都取決於美國能否取得升級主導地位。(譯者:李佩珊/核稿:徐睿承)11212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