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學者:迎合中國孤立台灣恐升高戰爭可能性

2023/10/21 11:10(10/25 07:1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7月國軍漢光演習進行聯合反登陸作戰演練,雲豹八輪甲車、戰車等機動至戰術位置。(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7月國軍漢光演習進行聯合反登陸作戰演練,雲豹八輪甲車、戰車等機動至戰術位置。(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20日綜合外電報導)外交國防政策學者馬明漢(Michael Mazza)在「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雜誌網站發表文章說,順遂中國來孤立台灣,戰爭的可能性就只會增加而不會降低。

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與「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非常駐研究員馬明漢寫道,學者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日前在紐約時報撰文稱美國必須努力恢復「嚇阻與安撫的微妙平衡」,以避免為台灣與中國開戰。

馬明漢認為,梅惠琳對台灣海峽趨勢的擔憂沒有錯,也正確提到「是中國先開始生波」,並強調中國從2016年起就轉向軍事脅迫和其他施壓策略,也指出美國採取一連串行動,尤其總統拜登再三提到會動用部隊捍衛台灣,這讓中國擔心美國可能開始從根本上改變一直以來對台灣政策採取的謹慎態度。

但馬明漢說,梅惠琳未充分考慮到中國何以會先開始惹是生非,而且由於她的政策建議形同要美國接受北京當局對台灣脅迫的同時,聯手在國際上孤立台灣,這種作法最終或許會讓戰爭更有可能發生。

馬明漢說,梅惠琳忽略了更深遠的脈絡。30年來的民意調查顯示,台灣人愈來愈反對兩岸統一、愈來愈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或「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馬明漢說,也因此國民黨籍前總統馬英九緩和兩岸關係的努力在台灣內部引發強烈反彈;事實上,習近平不是在蔡總統當選後才開始施壓,而是在馬英九執政後期就開始,當時馬英九不得不放緩拉近兩岸關係的努力。

他指出蔡總統2016年當選時,中國愈來愈明白非脅迫的和平統一只是妄想,不管祭出紅蘿蔔還是棍棒,都扭轉不了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分割的明顯且長久事實,如此一來對一心想統一的中國來說,就只能採取脅迫和干預。

2016年還有一項顯而易見的重要趨勢:兩岸軍力平衡持續朝著對中國有利的方向發展。在世紀之交,沒人想像得到中國能成功動用武力來解決兩岸歧見,即使美國不插手也一樣;但如今中國在海、空都具優勢,或許再過數年就能派出一支可成功執行兩棲入侵的軍隊,即使美國干預也無法防阻。

馬明漢說,台灣持續深化事實獨立,中國軍力優勢也日益壯大,這兩項趨勢使得北京當局最終選擇動武的可能性愈來愈高。美方怎麼做已是次要因素。

他批評梅惠琳的提議反可能煽動局勢,而非降溫。梅惠琳在紐時發表的文章中稱「在最佳情況下,美國和中國達成高層協議,(發布)一份新公報,內容是美方重申長期以來的政治中立,中國則承諾減少軍事威脅」。

馬明漢認為,美國從未真正維持「政治中立」的立場;舉例來說,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替現行軍售台灣提供法律框架,即使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發生後,美國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卻持續軍售台灣,這顯然不是中立。

在1982年一份已解密的總統指示中,時任美國總統雷根將中國威脅視為決定軍售台灣的數量和品質的唯一前提。2000年時任總統柯林頓說,兩岸議題「必須在台灣人民同意下和平解決」。

馬明漢說,這意味著美國向來力挺台灣,包括提供武器,因此美國若採「政治中立」,意義會很不一樣,本質上是讓中國隨心所欲。

馬明漢說,梅惠琳也未考慮到中國若無法說服台灣人民達成兩岸協議時,會發生什麼事;就算美國和盟邦維持「堅實的軍事嚇阻」,梅惠琳提議的做法仍會讓北京更加大膽。

馬明漢最後說,簡而言之梅惠琳的建言並非和平解決爭端的辦法,而是放任脅迫,導致暴力結果更有可能發生,或許美國就是這樣走向長期以來都希望避免的戰爭。(譯者:曾依璇/核稿:陳亦偉)11210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