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經濟步入放緩 40年飛升期恐告終
(中央社紐約20日綜合外電報導)過去40多年中國藉基礎建設帶動經濟的模式帶來非凡增長,如今隨地方債台高築、企業頻爆雷與消費不振,這段經濟飛升期恐告終,中國可能步入成長放緩的新紀元。
「華爾街日報」指出,自從1978年中國推動「改革開放」以來,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統計,這段時期中國的人均收入增加25倍,讓超過8億的人脫離貧困,佔全球總脫貧人數的70%以上。
然而這套追趕西方的經濟模式如今遇到瓶頸。目前中國各地方政府的債務高築,許多地方的橋梁、機場閒置,數以百萬計的公寓淪爛尾樓,投資回報驟減。
經濟學家估計,如今中國需投資約9美元才能產生1美元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10年前是不用5美元,而1990年代更是3美元多一點就能辦到。
據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長郝福滿(Bert Hofman)說法,民營企業的資產回報率已從5年前的9.3%降至3.9%,國有企業回報率則從4.3%降至2.8%。
私人投資疲軟和出口萎靡,地方官員們表示他們別無選擇,只能繼續貸款和建設來刺激經濟。但因像碧桂園、恒大等房地產巨擘相繼出現財務危機爆雷、連國資房企遠洋集團也驚現巨額虧損,銀行轉趨收緊借貸,經濟情勢形成惡性循環。
持續靠貸款與建設來刺激經濟的地方所在多有,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資料,各級政府與國有企業的負債,已從2012年佔中國GDP不到200%,攀升至2022年的將近300%,債務程度超過美國。負債大戶多為地方城市。
中國媒體指出,海南省的儋州市斥資550萬美元興建一座高鐵站,卻因旅客需求度過低,完工後一直沒啟用;地方政府稱單日客流量不足百人,開站運營恐虧損嚴重,目前尚在尋求解決方法。
人均GDP不到7200美元的貴州省是中國最窮省份之一,省內卻有1700多座橋梁及11座機場,接近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大城的機場加總。貴州省2022年底的未償還債務估計達3880億美元,今年4月不得不向中央求援。
鑒於中國出生率下降、與美國等西方的地緣分歧加劇不利投資和貿易,經濟學家們如今覺得中國正步入成長放緩的紀元,而不是短期的經濟疲軟。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中國未來幾年的GDP成長可能都不到4%,相較過去40年的成長幅度連一半都不到。設於倫敦的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公司(Capital Economics)預測,中國的成長趨勢將從2019年的5%下滑至3%,但2030年只剩2%左右。
若照這種經濟成長率,中國將難以達成習近平2020年所設「經濟規模到2035年結束時翻倍」的目標,不但難以從中等收入新興市場晉身為發達市場,也意味中國恐永遠無法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
若北京當局不展開更積極的刺激措施、不拿出有效舉措讓民間部門勇於投資或消費,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的經濟減速可能會重蹈日本1990年代以來所經歷,變成長時間的停滯。
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羅格夫(Kenneth Rogoff)表示,中國經濟崛起與許多其他亞洲經濟體在快速城市化時期所經歷的情況相似,也與像德國等一些歐洲國家二戰後對基建重大投資帶動經濟成長的情況類似。
與此同時,中國數十年過度建設則很像日本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的基礎建設熱潮,導致過度投資。此外,中國的勞動力正在萎縮,生產力下滑。按郝福滿分析,上世紀80年代到2000年代初,勞動生產力約佔中國GDP增長的1/3,但在過去十年,此一比例已降至不到1/6。
許多過去關於中國經濟崩潰的預測最後證明是錯估。當前中國蓬勃發展的電動車和再生能源產業被視為能主導市場,與美國的地緣緊張也可能激勵中國加速在AI和半導體等技術方面的突破,開闢新的成長途徑;但經濟學家仍認為中國面對的是一更具挑戰性的階段,過往促進成長手段能帶來的效益正在遞減。
經濟學家們認為,解決中國經濟困境最顯著的方法是中國轉型改走消費支出與服務業,這有助創造出類似歐美這種更為平衡的經濟。根據世界銀行資料,中國的家戶消費僅佔GDP約38%,美國則為68%左右。
但這種轉變有賴中國政府鼓勵民眾花更多、存更少,姑且不論這需擴大中國相對薄弱的社會安全網,提供更多的健康保險和失業救助,美式消費習慣一向與中國傳統觀念有別,北京當前也不大可能犧牲與美國競逐所需的高科技產業升級。(譯者:陳亦偉)112082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