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紙運動遭壓制 印度學者:隨時可能餘燼復起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新德里4日專電)因中國政府嚴苛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封控政策而起的「白紙運動」,在中國多點開花。印度學者認為,即使民憤之火一時之間被中國政府撲熄,未來隨時可能餘燼復起。
印度中國問題專家、尼赫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謝鋼(Srikanth Kondapalli),今天在印度「德干前鋒報」(Deccan Herald)發表文章說,「白紙運動」可被解讀為中國人民對中共新信條的挑戰,包括追隨「習核心」領導,以及以「習思想」為指引等。
謝鋼認為,在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穩掌政權並控制國家恫嚇機器的情況下,這波「白紙運動」之火可能很快被撲滅,但從示威擴散至中國逾20座城市的情況來看,未來中國解封後,隨時可能以不同形式餘燼復起。
智庫「中國分析及策略中心」(Centre for China Analysis and Strategy)研究員夏海娜(Namrata Hasija)3日在「組織者週刊」(Organiser Weekly)撰文說,「白紙運動」在中國多點開花,觀察點將是中共應對措施及習近平是否會結束封控。
但夏海娜認為,「清零」是習近平引以為傲的政策,儘管示威已衝擊到中共政權,習近平為免淪為「紙老虎」,非但不會鬆綁,反而會加大打壓力量,中國警方日前盤查民眾手機,許多示威者也逐一遭到清查,估計很快就會受到處分。
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狄伯杰(B. R. Deepak)在印度「週日衛報」(Sunday Guardian)表示,雖然「白紙運動」看似針對嚴苛的「動態清零」政策,但實則已延伸到政治層次,特別是自由與民主。
狄伯杰認為,由於中共掌握槍桿,「白紙運動」難以燎原,但中共若動武導致流血,形象必受重創。此外,示威群眾展現的明確政治意識,已播下「不服從」的種子,未來可能會陸續萌芽。
印度全國記者聯盟(NUJ)新聞與傳播學校校長克蘭迪(Vijay Kranti)同樣在「組織者週刊」撰文,指出中國的示威者甘冒上銬的風險發聲,這樣的勇氣是中國專家們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難以想像的。
克蘭迪說,雖然習近平可以仿效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坦克車鎮壓「白紙運動」,但現代中國年輕人已與當年不同,他們熟悉網路,只要一個按鍵就有可能把微弱的抗議聲化成雷鳴海嘯。(編輯:陳惠珍)1111204
- 2024/11/27 11:34
- 2024/11/27 08:37
- 2024/11/25 21:04
- 2024/11/25 10:27
- 2024/11/22 23:02
- 2024/11/22 12: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