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台灣地形易守難攻且有美國支持 中國入侵代價恐過高
(中央社馬公17日綜合外電報導)在澎湖列島,白色沙灘和熱鬧漁市旁的飛彈基地提醒人們,來自中國的威脅一直存在。近來解放軍軍機不斷侵擾,加上北京言論日趨強硬,各方擔憂中國可能提早對台動武。
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上週揚言,為阻止台灣獨立「不惜一戰」。一名美國軍方將領研判,中國可能在2027年解放軍建軍100週年之際發動攻擊。2019年退役的台灣前參謀總長、海軍上將李喜明更直言不諱表示:「若在軍事上正面交鋒,我們沒有任何機會。」
法新社報導,儘管兩岸軍力懸殊,但許多分析人士認為,台灣地理位置特殊、地形易守難攻,加上有美國支持,中國恐將發現全面入侵極其困難,且代價也可能太過高昂,難以承受。
俄羅斯未能迅速攻占烏克蘭,對北京來說是個警示,台北也從中獲得如何抵擋更強大敵人的戰術藍圖和靈感。澎湖文史學家和建築師陳英俊說:「我們的士兵都是台灣人,會為保衛家園而戰,這就有差。看看烏克蘭吧!」。
台灣最大的優勢在地理上,兩棲攻擊非常困難。中國若要入侵並掌控台灣,需將數十萬部隊和裝備運到海峽彼岸,即使在海峽最窄處,也有130公里,且氣候條件出了名的惡劣,一年內有兩個季風季節。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U.S. Naval War College)的一份報告稱,如此一來,大規模進攻行動只剩下兩個短暫的「攻擊窗口」(windows of attack),即5月至7月以及10月。
此外,海峽內還有部署雷達和飛彈的澎湖列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副研究員夏爾(James Char)說,在可能接獲早期預警以及台北有武器可用的情況下,解放軍在運輸的第一階段就可能蒙受巨大損失。
面積小且地勢平坦的澎湖最終可能被北京輕易占領,但台灣本島的情況相反。「中共攻台大解密」(The Chinese Invasion Threat: Taiwan's Defense and American Strategy in Asia)一書作者易思安(Ian Easton)表示,台灣的沿海地形對防禦方來說堪稱「夢寐以求」。
易思安及其同僚評估,台灣只有14處適合登陸的小型海灘,且它們都被山脈、懸崖或密集的城市基礎建設包圍。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國力計畫(China Power Project)主任林碧瑩(Bonny Lin)告訴法新社:「登陸台灣只是問題的一部分」,穿越台灣的濕地、山區和人口稠密的都市地區,需要大量不同的戰技和武器。
林碧瑩問:「這些部隊一旦就位並準備推進,要如何維持並進行後勤補給?」
相對於台灣,中國陸海空兵力占有絕對優勢,但夏爾、林碧瑩和其他許多專家都懷疑他們是否具備足夠的總體能力。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高級顧問烏爾曼(Harlan Ullman)在2月的一篇報告中明白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根本缺乏對台灣發動全面兩棲入侵的軍事能力和實力。」
與此同時,台灣已有計畫對抗中國的數量優勢。退役海軍上將李喜明強調「不對稱戰爭」,包括機動性和精準打擊,並特別提及烏克蘭移動式飛彈發射器成功擊沉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Moskva)的做法。美國官員也鼓勵台灣採取類似策略。
台灣已建立移動飛彈發射器和肩射式武器庫存,但李喜明說,還需要更多。
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Song Zhongping)告訴法新社,北京最關心的是,還有誰可能捲入衝突。他說:「解放台灣的困難之處在於美國可能干預。這是解放軍要清除的最大障礙。」
夏爾則說,即使沒有軍事干預,俄羅斯受到的經濟制裁,也足以讓中國領導階層三思。
中國是否準備面對大量傷亡,同時冒著國內外形象受挫的風險,是根本性問題。李喜明說:「你要讓中國知道,它會蒙受巨大損失,而且即便如此也可能無法占領台灣。這樣中國就會認為,解決台灣問題的最佳辦法是透過和平方式。」
不論如何,最終決定權仍在習近平手裡。夏爾說,自習上台以來,中國的行為「徹底翻轉過去和平與發展的口號」,取而代之的是「成就偉大事業」。(譯者:楊明暐/核稿:施施)11106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