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推演中國侵台6情境 最糟恐致東亞大戰
(中央社倫敦5日綜合外電報導)路透社一篇長文分析,中國為奪取台灣,已開始發起「灰色地帶」作戰,軍事戰略學者設想6種可能的情境,包括侵略金馬、對台封鎖乃至全面入侵,最糟情況是東亞發生大戰。
根據路透這篇深度報導,在這6種情境中,中國的目的都是要迫使台灣走上統一的談判桌,而台灣的反應都是拒絕,並轉而尋求國際援助,而隨著局勢的變化,美國、日本和澳洲等國主動介入協防台灣,或因遭到中國先制攻擊而被動加入台海戰局。
路透社指出,在美國支持下,台灣已發展成自治民主政體及高科技重地。兩岸經過數十年的脆弱平衡,如今衝突的風險再度浮現,目前雖無法預知這場長期對抗會如何演變,但在某些層面,台海之戰已然展開。
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對台灣發起所謂「灰色戰爭」,包括幾乎每天的脅迫性軍事演練、巡邏和監控等活動,只是不到武裝衝突的地步。
軍事戰略學者說,灰色地帶策略有可能粉碎台灣的抵抗,但也可能失敗,甚至讓台灣更堅定決心而適得其反。他們也放眼更嚴峻的未來,雖然無法預言,中國、台灣、美國、日本、澳洲的軍事謀略家仍積極設想各種情境,模擬北京會如何試圖攻台,而台灣、美國及其盟友又會如何阻止。
文章分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選擇包括奪取台灣的離島、封鎖或全面入侵。一些台灣軍事專家說,北京的下一步可能會是攻下東沙群島。任何一種行動都有可能失控,導致美中之間為台灣而開戰。
路透社強調,下列情境本質而言都屬推測性質,他們不是在預測即將會發生的事,也無法確定若屆時爆發衝突,情勢會按前述任一軌跡發展。敵對行動甚至可能根本不會爆發。但隨緊張局勢加劇,偶發事故或誤判隨時可能成為衝突的催化劑。
對於北京而言,成功併台將使他們在亞洲具有戰略主宰地位,破壞日、韓的安全,中國也能從台灣向西太平洋投射力量。但北京也有保持謹慎的動機:若美國及盟邦介入,恐為已數十年未曾真正打過仗的中國軍隊造成重大損失,併台失敗更會削弱中共的權力。
對日本來說,阻止貿易路線上出現中國的立足點至關重要。北京併台後,共軍可從台灣威脅日本南部島嶼,並完全控制日本進出口的海上動線。日本高層官員如今都公開承認,東京必須協助美國保衛台灣。
對美國與盟國這一方來說,中國拿下台灣將是毀滅性打擊。按大多數美國和區域軍事專家說法,美國將瞬間失去亞洲霸主地位。如美國不願意或無法保衛台灣,包含日、韓、澳洲在內的亞太盟友網絡會在一夜之間更易受中國脅迫,屆時有些恐倒向北京,有些可能會尋求核武強化自身安全。
路透社訪問約12名軍事戰略專家和15名現、前任台、美、澳洲和日本軍官,並借鑒軍方及專業期刊與官方文獻,列出衝突可能情境。
● 情境一:封鎖馬祖
情境:習近平和軍方高層決定封鎖馬祖,以逼迫台灣談統一。
推演:共軍海軍船艦包圍馬祖列島,挖砂船、漁船和海警船也來助陣。台灣接到警告,任何台灣戰機、偵察機或作戰艦艇一旦越過海峽中線就會遭到攻擊。
北京還宣布,若無中方空中管制機關許可,不准任何商務和軍用航班從台灣飛到馬祖,來自台灣的商船和渡輪也不得入港。台灣海巡及駐軍無力抵抗。
台灣派出機艦攻擊實施封鎖的共軍,但中方在飛彈、戰機和戰艦有壓倒性優勢,台灣援軍還不到馬祖就被殲滅。台灣急向美國及其盟友要求軍事和外交援助;與此同時,北京要求台灣方面立即談判統一時程。
結果:台灣拒與北京談統一,但也決定不採取全面軍事行動來突破封鎖,馬祖實際上落入中共掌握,美國及其盟友聯合對中國實施經貿制裁,國際緊張情勢驟然加劇。
● 情境二:進犯金門
情境:國際譴責中國的侵略行動,台灣的輿論也強烈反對統一。同時,中國軍方悄悄在福建省沿岸港口集結受過兩棲登陸訓練的部隊,並在內陸集結空降部隊。
推演:習近平和軍方高層決定奪取金門,無預警以大砲、飛彈等武器發起攻勢,同時搶灘金門、以直升機機降占領戰略要地。
台灣軍針對中國沿岸港口和軍艦發射飛彈反擊,防空系統也向台海上空的共軍軍機發射地對空飛彈。
結果:在美國及其盟友伸援之前,中國地面部隊就壓制了金門守軍。北京呼籲台灣在「一國兩制」原則下就統一展開談判。
美國則開始在亞洲部署更多地與海、空部隊,並加速提供台灣武器,同時展開全球外交行動,對中國實施懲罰性的技術禁運措施。
● 情境三:周邊阻絕
情境:有鑑美、日持續軍事援助台灣、台灣社會益發反對統一並加緊準備應對,中國軍方和政治高層決定對台實施阻絕,逼台灣上談判桌。
推演:北京禁止所有未經許可的船隻進入台海。中國當局通知所有航空公司和船務公司,必須經北京批准才能進出台灣港口和空域,所有航班、船隻和渡輪都要向中方提交乘客名單及報關單。
24小時內,中國的海軍、海警和海上民兵船遍布台灣周圍展開阻絕,攔截試圖接近台灣的船隻。
台灣拒絕談判,開始以機艦尋求突破,在呼籲美方援助之際,也以陸基飛彈攻擊四周的共軍機艦,但台灣想要維持海空交通開放的意圖,很快就被中方強勢火力扼殺。
台灣的進出口驟然停止,面臨迫切的基本供應短缺,尤其是能源,美國及其盟友還在研議因應之道時,北京提議允許基本物資送入台灣,條件是台灣同意立即開始談統一。
● 情境四:全面封鎖
情境:台灣拒絕談判,投資人預期軍事衝突將擴大、半導體等關鍵技術產品稀缺,全球股市暴跌。美方要北京解除對台限制,中方則決定實施全面封鎖,對台灣施加更大壓力。
推演:北京禁止所有外來船隻進入台灣海域,來自中東的油輪轉向中國港口,所有客貨機都被警告,若擅入中國新設的防空識別區(ADIZ)就會被攻擊。
台灣海軍船艦被招降,若不從恐被擊沉。重要的海底數據電纜被切斷,阻礙台灣與外界聯繫。台灣徹底孤立無援,物資愈來愈匱乏,北京再度呼籲台灣談判。
在美國及其盟友承諾支持下,台灣對阻斷對外聯繫的中國船艦發動攻擊。美日在台灣周圍部署海上船艦和潛艦以突破封鎖,美國遠程轟炸機被派到關島和澳洲,以增強盟國對中國沿海的火力。
結果:中國強大的防空系統和反艦飛彈阻止了美國與盟友打開台灣航道和港口的行動。北京還攻擊美國在日本的基地,削弱美方因應能力。衝突導致損失慘重後中方呼籲停火,提議允許緊急物資送入台灣,並邀美方談判,避免全面開戰。
為避免全面衝突,美國及盟友選擇不摧毀中國的防空系統,決定採取經濟反制,揚言對中國海運進口能源及原物料實施反封鎖措施。
● 情境五:空中及飛彈行動
情境:戰略規劃專家的種種評估讓習近平相信,解放軍無法實現大規模且複雜的兩棲登陸入侵,失敗風險很高,甚至可能危及中共政權。中國領導階層決定對台發動毀滅性的空中和飛彈攻擊,目的是擊潰台灣軍隊、打垮人民士氣,在美國及其盟友插手之前逼迫台灣談判。
推演:解放軍無預警針對關鍵軍用及民用設施發動大規模飽和攻擊,包括機場、港口、軍事指揮中心、主要橋梁、通訊網路、電廠、政府大樓、交通要道、廣播站及電視台等。
北京還部署飛彈、海軍、空軍,阻止美國及其盟友派軍救援。
台灣的政治和軍事領袖轉入地下指揮中心,將正規部隊部署到防禦陣地,並動員儲備物資。台灣出動戰機反擊,並用平時隱蔽四散在島上的飛彈攻擊中國軍機,同時以長程飛彈和巡弋飛彈攻擊中國空軍基地等目標。
結果:台灣軍隊遭受重創,關鍵基礎設施損毀,北京呼籲停火,要台灣就統一展開談判。但台灣仍然悍拒,堅持繼續動員儲備、分散剩餘武器。在國際不滿大量傷亡及困頓的聲浪中,美國及其盟友開始部署軍隊,加強防衛台灣。
● 情境六:全面入侵
情境:習近平及中國高層認為時間所剩無幾,中國的「戰狼」外交及對台發動灰色戰爭,在在讓美國和國際愈來愈支持台灣,況且美國正強化在亞洲的武力和結盟,台灣也開始提升防禦力。
習近平和中國高層決定採取歷來最大規模、最複雜的兩棲及空降登陸行動,解目標是在美國及其盟友來得及因應之前攻占台灣。
推演:解放軍無預警針對全台關鍵軍用及民用設施發動大規模空中、飛彈及網路攻擊,同時襲擊美國在日基地及關島,癱瘓美軍來援的力量。
當登陸部隊接近台灣之際,中國運輸機和直升機空降台灣,控制機場、港口、政府建築和指揮中心等,其中還有負責「斬首」台灣政軍高層的特種部隊。同時,中國也透過網路攻擊、散發假消息,展開心理戰。
第一批飛彈和空襲到來時,台灣政治及軍事領袖們轉往加固的地下指揮中心,並向美國及其盟友求援,台灣軍事全面動員,從初步攻擊中倖存下來的隱蔽陣地展開反擊。
美、日及澳洲聯手,開始攻擊入侵的解放軍部隊;美日潛艦前往台灣海峽攔截解放軍戰艦,美方還加派航空母艦打擊群到亞洲,美國轟炸機及匿蹤戰機也對中國船隻和飛機展開飛彈攻擊。
結果:數小時內,東亞就會淪為大戰戰場。(譯者:曾依璇、陳亦偉)11011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